与义务的对应性来讲,在合同解除的情形下,债务人对其价款支付的主体责任可以终止,但并不意味着其违约行为不产生相应的法律后果。也即,其违约责任并不能 合同纠纷中是否可以对定金责任及其他违约责任予以合并追究也一直是一个司法争议的重点问题。此前的认知是,守约方只能对适用定金罚则或其他违约责任作出选择,这样等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4673.html -
了解详情
人继续履行合同,也可以在对方出现根本违约时解除合同,并要求履行利益的赔偿。 第三,从比较法的经验来观察,存在赋予合同被欺诈人就履行利益请求欺诈人赔偿的立法例 ,从文义上看,前者确系缔约过失责任一般条款,后者则涵括所有原因的合同无效与被撤销后的法律后果。另外,从功能主义角度出发,只要承认欺诈人的责任性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5809.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和解除合同。对于相同的法律事实,却出现了截然相反的判决,这种同案不同判决的现象不但无法起到定纷止争的 2002年12月第1版,第185页。 参见崔建远:《无产权证房屋买卖合同的法律后果》,载《法学研究》2004年第3期,第97页。 参见王利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439.html -
了解详情
中体现出来的政策将受到破坏。其三,认定合同消灭的法律与调整合同消灭后果的法律具有内在的不可分割性,如果由两种不同的法律分别适用于这两个问题,不仅极不方便, ,合同的准据法首先是当事人自主选择的法律,因此,在出现合同被撤销、解除或宣告无效等非常情况时,应该适用合同的准据法;而在当事人没有选择法律的时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893.html -
了解详情
,否则,不能认定消费者已经作出承诺。 三、通过规范合同解除规则来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世界各国立法对于合同法定解除都作了严格限制,一般都规定只有在一方当事人根本 应根据诚信、公平等原则在广泛的领域中确立稳定的网络商务法律关系,使消费者在网上购物前就对其行为的法律后果作出准确的估计,从而更好地保护网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066.html -
了解详情
斥期间的一种该期间届满消灭的是权利本身,其后果是保证人偿还主债务的法律义务消灭,所以保证期间也是保证合同效力的存续期间。保证期间对债权人权利的这种终结 责任”。我国担保法中规定了保证期间,保证期间不因任何事由发生中止、中断、延长的法律后果,在保证期间届满前,主债权人未向保证人(连带保证中)或主债务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41.html -
了解详情
要小心慎重,不见兔子不撒鹰,并注意证据取得的合法性问题。 六、房屋增值部分的归属问题 比如,张男婚前签订购房合同且支付30%首付款,婚后同刘女共同还贷。结婚 不利已的短信,手机持有人不能证明不是自己所发,要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 九、电子邮件证据效力及认定 电子邮件作为证据使用来源于《合同法》第十一条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1546.html -
了解详情
公告栏和相关媒体上刊登公告,进行公告送达。在公告中告之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以及不及时参与诉讼的法律后果。公告期国内案件六十日,涉外案件六个月。 第五步, 房产的问题,解决起来比较复杂。 六、房屋增值部分的归属问题 比如,张男婚前签订购房合同且支付30%首付款,婚后同刘女共同还贷。结婚九年后,双方离婚,对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1777.html -
了解详情
处于弱势,《劳动合同法》规定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但是并未规定不签订书面合同的法律后果,既然这种规定是对用人单位的惩罚性措施,那么就应当强制性规定用人单位必须 实际是《劳动合同法》对用人单位违法行为的一种惩罚措施,所以不能直接适用追索劳动报酬的时效期间(从劳动关系解除或者终止之日开始计算时效。所以这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3677.html -
了解详情
两个案例,诉讼思维不同,得到的法律后果也大相径庭。 确认之诉·确认事实租赁关系 2004年10月27日,大明公司和金如公司签订了租赁合同,约定大明公司承租金如 年03月31日前搬离。(分析:实业公司在不定期租赁期限内,行使《合同法》第232条的随时解除权,该行为合法有效。贸易公司也应当在租赁法律关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325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