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就实施了符合构成要件的违法行为对该行为人道义上可能的非难即非难可能性。[17]言外之意,对实施了符合构成要件且具有违法性的行为的行为人,因为可以或 三要素观点认为,影响责任的要素包括责任能力要素、故意或过失的心理要素以及期待可能性要素。[22]第二种三要素观点认为,影响责任的要素包括责任能力要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588.html -
了解详情
视野看待法律问题的不当态度。Posner法官将法律经济分析运用于个案当事人之风险预见可能性与防止损害能力上,并仔细比较了数件判决先例事实背景之不同。从 可能性,到责令瑞士银行能防免Hyman因该汇款迟误而丧失利益的期待可能性,Prisner法官始终不因契约与侵权法律关系的差异,而异其以风险控管为核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167.html -
了解详情
上适用共罚的事后行为加以解决,除非行为人的事后行为侵犯了新的法益而且不缺乏期待可能性,通常不应评价为数罪而数罪并罚。在继续犯的场合,我国刑法理论上 ,笔者倾向于认为,在产生作为义务之时犯罪成立,之后只要还存在作为义务和作为的可能性,都可以持续性肯定构成要件符合性,他人参与的可以构成不作为犯的共犯;追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467.html -
了解详情
上适用共罚的事后行为加以解决,除非行为人的事后行为侵犯了新的法益而且不缺乏期待可能性,通常不应评价为数罪而数罪并罚。在继续犯的场合,我国刑法理论上 ,本文倾向于认为,在产生作为义务之时犯罪成立,之后只要还存在作为义务和作为的可能性,都可以持续性肯定构成要件符合性,他人参与的可以构成不作为犯的共犯;追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903.html -
了解详情
论体系的建构和解释不同,关 涉到犯罪成立的范围和国家对个人权利的保障可能性,所以,其与法治命题紧密相关。 在刑法主观主义的实证方法论构造中,只有经验 要坚持非难可 能性的价值判断标准,把违法性认识意识视作故意的核心,承认期待可能性概念,但是 要限制其使用范围。 这样的刑法客观主义立场是接近于目的行为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134.html -
了解详情
视野看待法律问题的不当态度。Posner法官将法律经济分析运用于个案当事人之风险预见可能性与防止损害能力上,并仔细比较了数件判决先例事实背景之不同。从 可能性,到责令瑞士银行能防免Hyman因该汇款迟误而丧失利益的期待可能性,Prisner法官始终不因契约与侵权法律关系的差异,而异其以风险控管为核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979.html -
了解详情
,他认为,犯罪构成四要件属于犯罪成立积极要件,犯罪定量因素、正当行为、不具有期待可能性,这三者属于犯罪成立消极要件。在我看来,犯罪定量因素是从行为的严重程度 方面判断的犯罪认定过程。本案例中,甲的行为只是具有侵害乙的身体活动自由的可能性,然而,在客观方面,甲并没有现实地侵害乙的身体活动自由。就是说,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771.html -
了解详情
一个原因,那也不是根本的,必然的原因。吴“抱”的行为是不具有剥夺生命的可能性的。死亡的结果发生了,即使我们退一万步说这一死亡结果是吴的“抱” 说他不承担任何责任,我们可以对她进行谴责,但不应该认为她构成犯罪。虽然“期待可能性”由德国首创,但现在我们国家也进行了越来越多的研究,并且越来越为刑法学家所认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905.html -
了解详情
一个原因,那也不是根本的,必然的原因。吴“抱”的行为是不具有剥夺生命的可能性的。死亡的结果发生了,即使我们退一万步说这一死亡结果是吴的“抱” 说他不承担任何责任,我们可以对她进行谴责,但不应该认为她构成犯罪。虽然“期待可能性”由德国首创,但现在我们国家也进行了越来越多的研究,并且越来越为刑法学家所认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874.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能否要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充当自己案件的证人呢?这涉及到刑法理论上的期待可能性问题。面对法律的否定性评价及其不利后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总是力图隐瞒 一种本能,也是人性的弱点,法律不能过分苛求,所以这种情况并不具有期待可能性。 被害人能否成为伪证罪主体,NO,其一,被害人既然属于案件的当事人,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183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