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的危险程度并没有影响。如在行为人不管是出于开玩笑的动机还是出于杀人的动机,举枪向他人射击,子弹从他人耳边飞过的时候,该射击行为对他人生命或者身体所 考虑行为人是否具有故意、过失等行为属性以外的要素。只有在行为的客观危害和主观罪过以及行为人本身的情况都符合某种犯罪的具体犯罪构成的时候,才能说该行为具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031.html -
了解详情
。一个人的行为只有符合刑法所规定的犯罪构成的规格、标准,才可以认定为犯罪。 五、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为刑事责任的哲理根据 刑事责任就是指行为人对违反刑事 不确定期刑等。这些情况直到今天仍然是刑法的支柱。即使如恩格斯所批评的英国刑法,也在刑罚人道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在19世纪进行了改革,与其他发达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847.html -
了解详情
各个共犯联系起来所有的共犯总是对同一个罪行负责任。[10]因而,共同犯罪的动机并不影响定罪,而只影响量刑。 (四)共同犯罪的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具有因果 犯罪的犯罪构成。实行行为是由刑法分则条文加以规定的,它决定了整个共同犯罪的停止形态;而非实行行为是由刑法总则加以规定的,是共同犯罪危害行为的修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877.html -
了解详情
未予涉及, 即不作为立法者所关注的成罪之量的影响因素。事实上,作为影响生产、销售伪劣产品 行为之危害程度的因素,不仅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的销售 犯罪行为一般说来不仅在于其行为对社会具有危害性,这种对社会具有的危害性质, 应该是一切违法行为的特点,不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不但不能构成犯罪,而且也不能 构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709.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形式,按照现有刑法规定就可以处罚;利用计算机、网络实施犯罪的行为形式不增减罪行的社会危害性,也不对犯罪人的刑事责任有加重或减轻的影响。我认为,立法机关的这种观点不 本罪的犯罪对象;(2)本罪的危害行为表现为提供前述犯罪对象的行为;(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单位不构成本罪;(4)本罪的主观方面表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111.html -
了解详情
认为,根据马克思主义主客观相统一原理,量刑的根据应当是客观危害与主观恶性的统一。所谓客观危害是指犯罪行为对社会主义关系的侵犯或者威胁,主观恶性则是指犯罪分子通过 在这三个不同的层次上,影响行为刑事责任程度的因素各有不同。 其一,基本法定刑。确定基本法定刑的基础是犯罪构成事实,立法者以对未来某种犯罪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771.html -
了解详情
结构出发,认为社会危害性内部结构为行为的侵犯性、罪过性和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的统一。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也是犯罪构成的实质内容,人身危险性正是社会 (3)人身危险性是一个变量,会随着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而社会危害性对社会造成的后果是一个定量,危害结果一旦发生就不再改变。人身危险性是人的属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628.html -
了解详情
构成客观方面的一个要件,是指行为人在意识和意志支配下的危害社会的身体动静。危害行为与一般的行为一样,必须具有心素和体素两大要素。心素即意思决定或意思 随物并不是着眼于它们对犯罪构成的影响,而主要是基于犯罪所生之物、犯罪所得之物和犯罪所用之物与犯罪人的犯罪动机、目的以及犯罪行为实施的条件等密切相关,它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744.html -
了解详情
的法律责任,是依照国家刑事法律的规定,对犯罪行为和影响犯罪社会危害性程度的事实,行为人应当承担的、国家司法机关强制其接受的法律责任。刑事责任也是行为人应当 根据是违反刑事法律规范、符合犯罪构成的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②。4、犯罪构成事实说:即主张将犯罪构成作为与法定犯罪构成概念相符合的客观事实,即现实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661.html -
了解详情
结果的发生并不是由行为人的危害行为独立引起,危害结果也是行为人在一定条件的影响下才发生的。 ①对危害行为的分析 对危害行为的分析,主要看行为人所采取的 。在各犯罪构成的认定中,如上所述,犯罪主观方面的认定最为重要而且复杂。它要综合考虑诸如行为人的一贯表现以及他与被害人的关系、行为人实施的具体行为、实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9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