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诈勒索罪如何认定 敲诈勒索罪的认定 (一)本罪既遂与未遂的界限 行为人使用了威胁或要挟手段,非法取得了他人的财物,就构成了敲诈勒索罪的既遂。如果 敲诈他人钱财,似乎与招摇撞骗罪相同,实则构成敲诈勒索罪。这两种犯罪的主要区别是: 1、行为特征不同。招摇撞骗罪是以骗为特征,完全以假象蒙蔽被害人;敲诈勒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1430.html -
了解详情
和所造成的客观条件不同,对被害妇女的强制程度也相应的有所不同,因而被害妇女对犯罪行为的反抗形式和其他表现形式也是不一样的。不能简单地以被害妇女当时有 不明显的,要通观全案事实加以分析。就本案来说,核心问题在于如何认定被害人陈某没有呼救的行为,究竟是处于自愿而发生性关系,还是在被告人的暴力威胁下不敢呼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5588.html -
了解详情
系婚姻法明令禁止的行为,如果当事人请求人民法院解除这一同居关系,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并依法解除。可是对1994年2月1日前未登记即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婚姻关系如何认定?能否 同居后,则属同居关系。有学者认为,如果后一个认定成是同居关系,则不能认定构成犯罪,如认定后一个构成事实婚姻,则形成民事和刑事在司法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7277.html -
了解详情
关于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如何认定的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33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 认为后果严重,自己已构成犯罪,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不应认定为“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因为刑法仅处罚那些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对于客观上未造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3356.html -
了解详情
68220元被其花光。 本案中,对于被告人姚某的行为构成合同诈骗罪无异议,但对于被告人姚某诈骗的数额应如何认定,则存在两种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被告人 假冒合法身份。 3、从受侵犯权利的属性来看。前者侵犯的是财物所有权,作为犯罪对象的公私财物,并未充当合同设定的权利、义务的体现者,始终是物权的体现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7131.html -
了解详情
只有违法性的认识错误无法避免时,不构成故意犯罪。但如何认定行为人是无法避险违法性的认识错误呢?应当说,行为人必须运用条件对行为合法与否进行确认: 1、对法的 守猎人,必须了解特别的相关规定,如禁渔期、禁猎期必须明确。 3、知道其行为侵害基本的个人的、社会利益时。此种情形下,即使违法性的认识发生了错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6047.html -
了解详情
系婚姻法明令禁止的行为,如果当事人请求人民法院解除这一同居关系,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并依法解除。可是对1994年2月1日前未登记即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婚姻关系如何认定?能否 同居后,则属同居关系。有学者认为,如果后一个认定成是同居关系,则不能认定构成犯罪,如认定后一个构成事实婚姻,则形成民事和刑事在司法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3046.html -
了解详情
依法执行职务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大代表、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而加以阻挠的,不构成犯罪。 (三)抗税罪和妨害公务罪的区别 l、主体要件不同。妨害公务罪的 税务工作中的妨害公务行为的认定上。也就是说,抗税必然表现为妨害公务,但妨害公务,包括妨害税务公务的行为并不必然是抗税。 (一)从犯罪主体上来分析 抗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180.html -
了解详情
只有违法性的认识错误无法避免时,不构成故意犯罪。但如何认定行为人是无法避险违法性的认识错误呢?应当说,行为人必须运用条件对行为合法与否进行确认: 1、对法的 守猎人,必须了解特别的相关规定,如禁渔期、禁猎期必须明确。 3、知道其行为侵害基本的个人的、社会利益时。此种情形下,即使违法性的认识发生了错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1306.html -
了解详情
隐蔽,一些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亲属或者以朋友的名义接受财物。如何认定此类行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把握:一是看协议双方的关系,如协议 最终是否能得到财物,不影响被告人李某收受贿赂的成立。 最高人民法院《全国法院审理经济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第三条第二款第(五)项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435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