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恢复原状、赔偿损失;《环境保护法》第41条规定,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赔偿 教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7].常纪文 著:《环境法律责任原理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8].周 珂 著:《环境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342.html -
了解详情
履行环境保护的监管职责,导致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造成人身伤亡等严重后果的行为。从学者的相关研究来看,该罪的主观方面是过失,属于 犯来代替结果犯对该罪进行认定和处罚。只要行为人实施了严重不负责任的行为,造成了重大的环境污染事故,就满足了该罪的构成要件。而造成了公私财产重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971.html -
了解详情
比穷人的大,这一点已经为许多事实证明。与此相称,富人就应当对环境保护尽更大的责任,这样才是比较公平的。但是,现实生活中,富人群体在攫取财富和 中的比例,而干部所占的比例则远远低于干部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这项研究世纪上揭示了环境污染对于不同人群的差异性影响,[27]涉及到阶层不公平问题。虽然之后也有学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762.html -
了解详情
更不利于加强人们对于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意识。因此,很有必要将饮用水水源地这一水体污染责任独立出来加以加重处罚措施的规定。第三,执行难度颇大。如饮用水水源地的 的管理要求。 【作者简介】蓝楠,女,汉,湖北京山县人,讲师,主要研究环境资源法。 【注释】本文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资助重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352.html -
了解详情
并且,中国社会日益呈现出来的后现代特性也将加快这种发展进程。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2005年中国5城市互联网使用现状及影响调查报告》显示,当下中国 以整体论的视角确定政府环保连带责任,应该是政府环保责任的发展趋向。再次,当因产业活动或其他人为原因,导致环境污染或破坏,并因此对公民的人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921.html -
了解详情
的森林被毁,世界自然灾害正以每千年增加一倍的速度锐增。而由于环境污染,不仅出现了全球性的并直接影响整个生物圈机制和平衡的三大问题,即被誉为 新体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86-288页。 [⑧]王秀梅:《国际刑事法院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8页。 [⑨]刘仁文:《国外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847.html -
了解详情
管理。落实好企业环保违法信息强制公开制度,并鼓励企业制定并定期公布可持续发展报告或企业环保责任报告,营造“守信受益,失信惩戒”的氛围。(三)强化 经济、清洁生产、重点工业区整治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探索污染排放总量有偿使用、排污权交易、环境污染责任险等机制,着力完善“污染者付费,生产者回收,开发者保护 ...
//www.110.com/fagui/law_364411.html -
了解详情
自由、平等和充足的生活条件的基本权利,并且负有保证和改善这一代和世世代代的环境的庄严责任。但由于环境权具有内涵模糊性等缺陷,国际社会虽一度承认了环境权的 江伟、陈刚、邵明著:《民事诉权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49页。 [11] 环境私益诉讼是指因环境污染而直接遭受损害的单位或个人,根据我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828.html -
了解详情
环境责任适用过错原则的情况下,证明被告主观过错的存在是被告承担责任的核心,但是,在环境污染损害赔偿诉讼中,由于客观原因使得原告对于被告过错的证明十分困难, 多元性》,《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1期;李浩:《民事举证责任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熊志海:《诉讼证明的客观标准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85.html -
了解详情
他的行为,这种行为在道德上是相当值得鼓励的,但经济学的研究和论证认为,不仅负外部性(如环境污染)会影响资源配置的效率,正外部性也会影响资源配置的 污染问题仍旧相当严重;环保法还规定“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但由于环境污染的特性和执法上的困难,许多企业没有进行有效治理,承担治理责任的主要还是政府。(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9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