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即督促政府官员依照法律而非个人意志来治理社会。这样的律师职业功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基础。由此而言,法律教育关系到律师是否能够在特定制度下起到积极的 )。如果宪政是一种生活方式,那么在强世功看来,公民教育是树立宪政理念的关键。[25]强世功认为美国在教育公民尊重宪法价值观这点上确实做得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8304.html -
了解详情
30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过程中,日益强调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强调在依法治国的基础上推进和保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从而不但使我国的 年6月1日第1版。 [50]参见蔡武进:《宪政视域下地方政权的理论基础定位》,载《中山大学法律评论》第8卷第2辑,法律出版社2010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0427.html -
了解详情
总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行政法制建设、推动行政法治发展,既是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完善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服务型政府建设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 行政法学在战略思维领域的分析是比较匮乏的,我国行政法的理论基础仍然没有取得一个普遍共识的体系结构、表达概括。在我国行政法治建设中是否应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6776.html -
了解详情
政治制度挂钩,刑事诉讼法律制度必须在现有的政治体制之下与政治制度协调发展。 此次《刑事诉讼法》修订,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落实中央深化 标志,是现代刑事司法民主制度产生的理论基础,更是捍卫被告人诉讼地位的根基。它要求无辜者被作为指控者进人诉讼程序的情况也在所难免。无罪推定原则要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3010.html -
了解详情
、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核心理念[11],当地政府也总结出以四前工作法为代表的各种工作方法,由此全面建立起一种由基本的理论和意识形态为指导的、完善 紧张关系是否也可以沟通协调。进而形成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契机和动力?第三,与上述疑问有关的是,尽管枫桥经验成为了一种综合性的治理实践,但其仍然保留甚至发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3297.html -
了解详情
。 不过,这个时期,对法治理念还缺乏深刻认识,法治与法制的区别还不清晰,但这个时期的法制建设为后来的法治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创造了重要条件。 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使我国的民主法治建设走上了成熟发展的道路。首先,法治理念趋向成熟。十五大除提出依法治国方略之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7113.html -
了解详情
国家的主要动因。 在当代中国,虽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经写入宪法,但毋庸讳言,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通过法律对国家公权力进行有效规制、对国民私 》,《北大法律评论》2005年第2辑。 [9]陈光中:《刑事和解的理论基础与司法适用》,《人民检察》2006年第5期。 [10]同前注[3]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500.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中,犯罪固然侵害了国家和社会的利益,但其毕竟首先侵害了被害人的利益。[28]在认为犯罪是侵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的行为的理论中,社会关系本身就是一个内容十分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4页。 ⑹陈光中:《刑事和解的理论基础与司法适用》,载《人民检察》2006年第5期。 [7]宋英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921.html -
了解详情
上的平等、人与人在机会上的平等以及人与人在权利上受到法律的平等保护,正是此种理念才确立了现代法治的基础。然而现实生活中人们却经常忽视这些 年等编:《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国法制出版社1996年版,第25页。 【16】 民事诉讼法在性质上是否属于私法,在理论上尚有不同的见解。 【17】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309.html -
了解详情
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理论体系。这种民法学理论体系不能满足中国市场化改革的需要,也不满足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因此中国民法学界必须彻底摆脱这种 的权利义务。 尽管我们说中国民法学已经确立了以私法理念为基础的理论体系,但是在民法价值共识层面上,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例如,在2005年《物权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88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