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概念之中,将大陆法系犯罪论体系中只具有事实性质的构成要件这一要件,提升为犯罪成立要件的总和。但这一犯罪构成体系的根本缺陷在于以下三点: ( 了社会危害性这一概念,并以此成立犯罪构成的本质。例如苏联学者指出:根据苏维埃刑法,犯罪的实质就在于它的社会危害性。每一犯罪永远是而且首先是侵犯社会主义国家利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4042.html -
了解详情
罪责形式,只须在罪责领域加以讨论。20世纪欧陆刑法学最大的功绩就是在犯罪成立问题上确立了三元性的犯罪构成理论,即构成要件的该当性、违法性和有责性。但是,按照 ,所以应予以论责。根据这种旧过失论的观点,过失犯与故意犯在构成要件的该当性和违法性上就是共通的,只是在责任要素的问题上有所差异。如贝林格就认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205.html -
了解详情
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是追究故意犯罪责任的要件。鉴于我国刑法及刑法理论中并不存在与犯罪构成要件相并立的责任要件,违法性认识只能是故意要件。我们对责任说持否定态度 能完全站在国家权威主义及法律工具论的立场来作出判断。我们首先要讨论的是什么样的行为才构成犯罪的问题,而不是构成犯罪的行为人怎样不使其漏网的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381.html -
了解详情
要件这一概念之中,将大陆法系犯罪论体系中只具有事实性质的构成要件这一要件,提升为犯罪成立要件的总和。但这一犯罪构成体系的根本缺陷在于以下三点: ( 的本质。例如苏联学者指出:根据苏维埃刑法,犯罪的实质就在于它的社会危害性。每一犯罪永远是而且首先是侵犯社会主义国家利益的危害社会行为。社会危害性是每一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4538.html -
了解详情
人员,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在分清事故责任的基础上,对于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133条的规定定罪处罚。但在司法实践中,《解释》中规定的 受到极大关注。对于过失犯实行行为的认定,日本学者认为,与故意犯罪的定型性相比,过失犯的定型性是极其宽缓的。过失犯的构成要件性行为,在具体的事案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9451.html -
了解详情
对不作为的参与形式加以判断。从理论上看,这似乎存在着合理性。但是,传统共同犯罪的分工方式并不能想当然地运用到不作为之上,究其根本在于不作为这一参与方式 。她认为,不作为犯是因为违反刑法上的作为义务导致法益受害而被处罚,但它并不需要依附于作为才能被处罚,之所以借用作为犯的构成要件,不过是立法政策的权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2633.html -
了解详情
立法上存在缺陷,需要补正解释时,才不得已超出各类犯罪的同类法益理解某种具体犯罪的法益。例如,德国、日本刑法将非法侵入住宅罪规定为对公共秩序的犯 罪 。一般认为,行为犯只有当实行行为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充足基本的构成要件。[9](P49 9)具体而言,在这种犯罪中,既遂形态的形成,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8669.html -
了解详情
繁琐的缺陷也随之更加明显,表现为对同一要素的重复评价。如故意和过失既是依据该犯罪构成理论进行第一次筛选的构成要件的要素,也是第三次筛选有责性判断 犯罪构成是刑事责任唯一根据的权威理论,对刑法理论界以及司法实践界在犯罪理解上制造了一些不必要的混乱。 犯罪构成要件与犯罪构成事实二者在犯罪论上具有密切的联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853.html -
了解详情
主张。论者认为:历来行为论的通病,都在于把行为当成法律的构成要件评价之前的东西来考虑的, [2] (P45)这是一种纯粹行为论,应当把刑法当作在根本上是以 上了同义反复或概念真装。[11] (P81)因此,胡萨克用事态这样一个词汇代替行为来统合犯罪的各种样态,以人们是否能够对事态加以控制为追究刑事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065.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是刑法分则规定的构成要件的行为。作为行为刑法的根本范畴,实行行为的众多问题需要在理论上深入研究,本文拟对其典型类型及所涉及的解释论问题作必要探讨。 与共同的实行行为。 单独的实行行为是指刑法分则规定的构成要件的行为只是由一人实施或者虽然由数人实施但行为人之间并无犯罪意思联络的情形。 共同实行行为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65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