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让被影响者对决定者抱有强烈的不安、不信以及不满。这样的抵触情绪又会反过来大幅度加大决定者的风险、减少公共选择的正当性,在某些场合还会诱发被 可有可无?为什么价格听证一听就涨?可以看出,作为公众参与重要形式的听证制度,缺乏硬性的程序规定和法律责任,其实施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三)公民参与权保障的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678.html -
了解详情
浪费。当事实问题剪不断、理还乱时,法院对行政机关的顺从不会削弱反而可能有助于维护司法判决自身的正当性。 【作者简介】何海波,法学博士,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注释 ,高树德《客观事实与程序事实的价值冲突》,《法商研究》1999年第5期。对该问题的一个反思性讨论,参见孔祥俊《论法律事实与客观事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567.html -
了解详情
各种方法去约束和指导自己的判断行为,以实现法律应用的目标:形成一个虽非唯一正确的,但要求是在充分论证基础上的具有说服力的正当性判断。 我们注意到, 目的;在思维方面民意重于法理,把民意作为衡量判决公正与否的首要标准;思维时注重实体,轻视程序。职业主义要求法官思维像法律家那样思维,但是按照民主主义的要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323.html -
了解详情
尤其如此,这种方式人为地将地域作为区分公民法律待遇的标准,违反了最基本的公正原则。 如何在程序上保证改革方案的切实可行性?在这个问题上,笔者认为日本 人员为部门利益或个人利益任意曲解法律。 [3] (二)实质合法性的获得 司法改革的实质合法性是从改革内容的正当性角度对改革提出的要求。根据前文所述,司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013.html -
了解详情
的预测功能来自于各种要素的综合作用,目的标准、操作标准以及评价标准的正当性、公开性、公认性等赋予了法律推理预测性;法律推理的预测功能还来源于逻辑的力量 法律推理作为一种理性思维工具,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司法的目的、程序和方法,正确认识自己的权力和义务,正确评价司法行为的正当性、权威性和效率,弄清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239.html -
了解详情
终结公司法的进化历史[3],这不是价值观念竞争而是效率竞争的结果。法律开始注重个别性调整,扬弃程序正义而更执著于实质正义(注:实质正义在某种意义上说,和 手段,不能解决“空白授权”的经济上的正当性,也不能解决依据经济效率和经济公正的判断标准。而公共责任和财务责任相结合的法律调整,将有效地解决行政部门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57.html -
了解详情
宪法程序一方面作为制约政府权力的一种法律力量,存在于国家权力互动关系之中,确保政府的权力具有正当性,另一方面宪法程序作为公民权利的保障力量,可以阻止政府恣意侵入公民 之处的确不在少数,但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原则性宣言倒未见得与西方的章句相去多远。问题是,这些权利义务根据什么标准和由谁来确定、对于侵权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220.html -
了解详情
许多理论其主流属于法理,而不是其他理论。如社会契约论、法治理论、权利本位、程序优先等这都是法律概念的在社会中放大。当然我们也得承认,隐藏在这些理论背后 法律的分析。在以命题为分析对象时,法律分析主要应探求该命题的合法性问题,而法理分析则更多的是探究该命题的正当性问题。如果用一句话来对二者进行简单区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68.html -
了解详情
次输入了行政行为也要遵守正当程序的观念,它直接导引了以后几个重要法律的问世,并且已经把制定统一的行政程序法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法律程序的变革同时也是价值观的转变 工程添引一砖石。法律程序的价值可以分为两种:一是作为达求良好结果的手段,二是程序自身的德性。因此,评价某种法律程序有两条标准:一是“结果有效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57.html -
了解详情
具有合法性,在理论上尚有争议。至于哪些诉讼行为当事人可以契约,诉讼契约的合法性应当具备哪些标准等在理论界鲜有论及。有鉴于此,笔者拟对诉讼契约是否具有合法性以及诉讼 过长也不能过短而应当适中。就诉讼契约确立的正当性而言,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追求程序的经济性。法律上明文承认之诉讼契约多系为追求程序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695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