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及具有与刑罚类似作用之诸制度,对于犯罪人及有犯罪危险人发生作用之刑事上之诸对策。而最狭义说认为刑事政策是对各个犯罪者、犯罪危险者以特别预防为目的而 不同的文化传统和国家制度,在进行刑法法益选择和犯罪行为选择时会受到不同的利益观和价值观的影响和制约。其刑事立法有不同的刑法法益选择,从而影响着对犯罪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74.html -
了解详情
个法条34钟单位犯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1个法条1种单位犯罪,危害国防利益罪2个法条2种单位犯罪,贪污贿赂罪3个法条3种单位犯罪,渎职罪1 ,用法、守法,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用法律来规范自身的行为。1997年刑法对单位犯罪的规定,标志着我国刑事立法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国家加强对单位犯罪的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17.html -
了解详情
(从具体问题到宏观问题,乃至哲学和基本政策问题)着力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看法和立法建议。 这一阶段出版的刑法学术专著数以百计,比前一阶段有显著的增加。 的《侵犯财产罪新论》(知识出版社1988年6月版); 欧阳涛著的《诈骗罪的剖析与对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88年10月底);赵永林著的《我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710.html -
了解详情
作用,尤其应采取一定的立法和司法措施来对付取证困难的犯罪,从而更好地体现我国刑事法的公平和效率。 (一)针对取证困难的犯罪的刑法对策 非法持有毒品罪 严格责任的范围,适当加大这些民法和行政法上严格责任行为的处罚力度,以保证各种维护公共利益的行政、民事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我国没有必要象英美法系国家那样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23.html -
了解详情
从规定方式来看,《刑法》第114条仅描述了放火等行为的方式,没有就对象、时空环境等情状作出规定,这不足以体现行为的公共危险性,故立法规定危害公共安全的,才构成 2011年5月19日第A4版;储槐植、闫雨:《危险驾驶行为入刑:原因、问题与对策》,《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7444.html -
了解详情
好像情况正与此相反。自本世纪以来,统计资料为我们提供了观察犯罪行为的动向的手段;实际上,犯罪行为到处都有增无减。迪尔凯姆由此得出结论:犯罪是一个社会的 一致的观点是:应当大幅度地削减死刑。但从修订后的刑法关于死刑的规定来看,距离学者的期望还存在相当大的距离。立法机关明确表示:考虑到目前社会治安的形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5412.html -
了解详情
诈骗,网络赌博,网络非法传销,利用互联网进行宣传煽动活动,危害国家安全等等。对于这些行为,国家规定可以运用刑法中有关传播淫秽物品罪、诈骗罪和颠覆国家政权罪的条款 类 {1}蒋平:《计算机犯罪的黑数及统计差异》,《信息网络安全》,2002年第3期。 {2}皮勇:《我国网络犯罪刑法立法研究》,《河北法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4108.html -
了解详情
人身权利罪罪刑法定还有何意义? (2)规范性构成要件要素模糊 典型用语为严重、重大,例如,表述结果的重大损失、严重后果、特别严重危害;表述行为的以特别残忍 上扩张死刑、增加死罪覆盖面,主要是基于法律层面的考虑,是遏制犯罪的对策。但这种对策却源于立法者对刑罚效益规律的误读。刑罚效益是指刑罚收益与刑罚成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1830.html -
了解详情
人身权利罪罪刑法定还有何意义? (2)规范性构成要件要素模糊 典型用语为严重、重大,例如,表述结果的重大损失、严重后果、特别严重危害;表述行为的以特别残忍手段 上扩张死刑、增加死罪覆盖面,主要是基于法律层面的考虑,是遏制犯罪的对策。但这种对策却源于立法者对刑罚效益规律的误读。刑罚效益是指刑罚收益与刑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1822.html -
了解详情
成果为目的之一切严重的危害国家人民利益的行为,为反革命罪。 1954年9月,随着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实施, 中央人民政府的刑法专家们起草了 犯罪的国际化趋势,研究同跨国性犯罪作斗争的刑法对策,而且应当加强对国内刑事立法如何应对国际刑法规范的研究,应当加强对如何在已有的国际和国内法律框架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76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