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国家法律对审判监督程序构建一个独立而完备的体系。然而我国三大诉讼法对审判监督程序的规定却相当简略,如我国民事诉讼法设置一审程序条文为39条,而规定 规定:"申请再审或申诉一般由终审人民法院审查处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正确适用〈关于人民法院对民事案件发回重审和指令再审有关问题的规定〉的通知》第3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93.html -
了解详情
对该判决、裁定有意见,可以向同级人民检察院申诉,同级人民检察院经过审查,认为符合《民事诉讼法》或者《行政诉讼法》规定的抗诉条件,即可向做出生效判决、裁定的人民法院 责任当然要由检察机关承担。这种情况,在《法国民法典》中,有详细的规定。仅以关于推定失踪问题的规定为例:首先,检察官有权提出推定失踪的请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86.html -
了解详情
走上了漫长的“申诉”之路。虽然按我国法律规定,二审判决是终审判决,但是如果符合下述条件的,可以申请“再审”,人民法院就必须对案件进行“再审”。《民事诉讼法》第179 立案庭”的肖宝英女法官,她饶有兴趣的听了我关于案情的介绍和申诉的理由。答复我:尽快调阅一、二审案卷;研究案情,给我们答复。然而,这一研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938.html -
了解详情
当事人的申诉。既然法律已经规定了当事人申请再审的途径,那么法院自身监督和人民检察院抗诉监督就没有必要了。{5}(P35) 第十一,从抗诉效果来看,我国1991年《民事诉讼法》增设检察抗诉监督制度,本意为利用检察权拓宽再审渠道,解决申诉难问题。但实践表明,申诉难并没有明显改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2761.html -
了解详情
文书等获取该信息。建议稿参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将其改为由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管辖。 (五)关于诉讼参加人 1.行政诉讼的原告资格。建议稿对原告资格采取了 ,但判决、裁定不停止执行。 第一百一十二条【当事人申诉的条件】当事人申请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再审: (一)适用法律错误; (二)原判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9291.html -
了解详情
得到公正的处理,同时也使当事人在心理上不会放弃继续申诉的决心。这极不符合程序公正关于与自身有关的人不应该是法官、结果中不应含纠纷解决者个人 增加了社会成本,浪费了司法资源,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86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再审。但是,对人民法院从接受抗诉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8012.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申诉答复权制度。 (一)关于作出答复的主体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刑事申诉是向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提出的,毋庸质疑,应由它们来答复。把法院和检察院 立案的决定,最迟不得超过1个月。像民事经济案件及行政诉讼案件一样,人民法院都应当在接到起诉状或口头告诉后7日内决定立案或不予受理;刑事自诉案件是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167.html -
了解详情
人的民事责任,也不能减损上诉人应得的民事利益,其负担不得因上诉而超过原审判决。日本《民事诉讼法》第304条关于撤销或变更第一审判决,只在声明不服的 重要内容是应当确实消除法院对上诉人行使撤诉权的不当干预。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31条规定:宜判前,原告申请撤诉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裁定。人民法院裁定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570.html -
了解详情
的本质,决定了审限与效率,并决定了司法的价值与权威,因此,针对目前我国《民事诉讼法》设立的民事审判监督程序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改进与完善其程序显得更加 举出的新证据﹖笔者认为,再审程序中新证据的界定,应该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44条《民事诉讼法》第179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357.html -
了解详情
暗箱操作,导致了当事人反复申诉和司法机关公信力降低的不良后果。 (二)引起再审程序主体的多元化 1、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77条第1款规定: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 应当怎样规范?实践中无法操作。民事诉讼法第六章以及《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在规定民事诉讼证据来源时,只规定了当事人举证和法院查证,未赋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62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