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时期内,必须通过法律政策机制来推动。在全面小康目标指引下,我国已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强调国家宏观调控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这既 执法监督,提高执法效能,开展政务公开,推进廉政建设。 2、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将经济手段、市场机制引入环境保护领域。合理借鉴西方国家环境产业政策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90.html -
了解详情
湮没的地步。其原因,就是法律向实质正义偏重,即注重法律实施的效果。社会法学派和实证法学派推进了这一进程。“好的法律应该提供的不只是程序正义”[25].对 自治的限制,然而,对于走向市场经济的中国和当代成熟的资本主义而言,都必须通过宏观调控、微观规制等手段,确保意思自治在最大范围和最大程度上得以适用。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06.html -
了解详情
的一面。尽管如此,我还是想说,法治进步与社会发展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对《合同法》及其实施效果,人们不应抱有奢望,指望它能规范和调整社会上的 宏观调控过程中,需要使用经济合同作为调控的法律手段。第二,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需要经济合同。因为经济合同一方面强调遵守价值规律和友好协商原则,调动经济合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779.html -
了解详情
加快培育市场,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同时运用经济的、法律的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但无论是市场调节还是国家宏观调控,都要逐步纳入法治轨道。同时,经济 ”战略,着重解决贫困和失业问题,但由于缺乏重点,资金分散,忽视效率,援助的效果并不明显。于是,在60年代后期改为“增长中心战略”,重点支持那些具有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58.html -
了解详情
,特别是没有针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因而效用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在许多方面还存在着阻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法律漏洞和制度缺陷,因此,结合 、手续复杂,故其效应大打折扣。加之各地做法不一,透明度极低,容易引发地区间恶性竞争,抵消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效果,所以不宜大力提倡和推广。而增值税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58.html -
了解详情
的经常化和有效化,正当干预要求国家采取经济法所规定的法律手段,主要通过间接的宏观调控影响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以使市场机制顺利运行。 (二)谨慎干预 谨慎 兼顾经济自由、公平、效率乃至经济安全的弊病,从而使贯彻谨慎干预的效果不甚理想。 (二)我国贯彻经济法适度干预原则的途径选择 正因为我国贯彻经济法适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85.html -
了解详情
规划,它是一个超然的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的综合性部门,但是现在宏观调控、微观管理、投资、价格,它的职能越来越多。而这些职能行使的效果却并不能令人满意。比如 规定的方式和程序行使监管职责,更多地运用法律手段,充分发挥法律对其他手段的保障作用。提高监管手段的科学性和效率,节约监管成本。(5)对监管者的监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487.html -
了解详情
企业开展联合研究,形成抵御国际竞争压力和赶超发达国家实现技术自立的合力。这一政策的法律基础是1961年制定的《工矿业技术研究组合法》。(5)以设备投资带动 收益明显,与美日等国的合作有新发展。(10)政策调整及手段。德国由联邦教育科学研究技术部负责对全国研究工作实施宏观调控。此外,联邦国防部、经济部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592.html -
了解详情
以科技计划项目承担为基础。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是根据国家科技发展规划和战略安排的,以国家财政支持或以宏观政策调控、引导,由政府行政部门组织和实施 )和标准格式(standard forms)等{11}。由于普通法国家的法律结构上没有公法与私法的明显区分,在公共管理领域运用契约的手段,无论在实体权限上还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3726.html -
了解详情
,不能及时改变经济状况、实现经济目标;行政手段虽能弥补经济手段的不足,但不适当地扩大行政方法,强化行政手段又易导致脱离经济规律。虽然经济法是将二者结合 的缺陷,如提供社会公共产品、进行宏观调控等。经济法作为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法律形式,主要以维护和促进市场机制的完善作为自己的存在目的和作用限度。必要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530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