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另外一层含义,检察机关进行法律监督意味着启动特别的程序进行追诉或救济。 二、我国刑事诉讼检察监督存在的问题 1、立法过于原则,缺乏操作性 我国《宪法》 自我监督,缺少上级检察机关对下级以及外部监督的制约。在审判环节,仅对第一审公诉案件规定检察机关派员出庭支持公诉,简易程序可不派员出庭,第二审抗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2539.html -
了解详情
现场的活动等,从而进行犯罪现场重建,进而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审判起到相应的证明作用。[2] 二、刑事诉讼中应用法医物证存在的问题 法医物证需要通过提取、保管、转递 到之外,在包装和保管方面也要十分注意。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法医物证检材和样本要经历侦查、起诉、审判多个诉讼阶段,在公、检、法、鉴定机构等单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3989.html -
了解详情
的解释》,拒执罪不再属于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案件,而是和其他公诉案件一样,要由行为发生地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检察机关公诉,人民法院进行审判。由于拒执罪发生在 权利的情形。这种情形在以第4种方式结案中也会存在。在诉讼程序中,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的调解协议需经法院确认并制作调解书送达双方当事人才能生效,撤诉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591.html -
了解详情
。解决执法中的效益问题,实现诉讼经济的价值目标,势在必行,是客观所需。当务之急是要做到:(1)认真贯彻落实简易程序,真正做到该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坚决 还问个没完没了,他们感到很不理解。如何使刑事诉讼程序更加科学、更加经济、更加有效,是实施刑事诉讼法必须关注的价值目标。应当围绕这一中心,促进研究,促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776.html -
了解详情
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 一、适用条件: 1、正面条件: 下列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 的是否已经提供有效担保,将其作为是否决定不起诉的因素予以考虑。 在审判阶段,和解协议约定的赔偿损失内容,被告人应当在协议签署后即时履行。 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0688.html -
了解详情
种观点,并认为在实践中需要澄清以下几点: 第一,刑事和解不等于不追究刑事责任 目前我国刑事和解的通常模式是被害人与加害人于审查起诉阶段自愿达成赔偿协议,且 和结果,依法决定是否对加害人终止刑事诉讼程序,或者从轻、减轻、免除处罚。事实上,一些省、市司法机关已经将刑事和解的范围由轻伤害案件扩展至轻微的盗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587.html -
了解详情
方面的要求。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在刑事诉讼中,虽然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在侦查终结、提起公诉、法院判决时都实行统一的证明标准。但是,这样规定是不正确 ,依据这些证据认定案件事实,也必须受到法律的制约。在刑事诉讼中,不存在超越于法律之外的客观事实,所有的事实必须在进入刑事程序之中的证据的基础上,并且依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485.html -
了解详情
造成办案程序的混乱。三、审判方式改革问题修订后的刑诉法,顺应刑事诉讼发展的科学规律,提出变革审判方式。审判方式改革的主要内容就是实行“控辩式”庭审,让公诉人和 证人由法院通知,并且绝大部分证人不愿出庭作证。据某法院统计,该院审理的刑事公诉案件中,证人出庭率只有5%左右。证人作证难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76.html -
了解详情
活动的封闭性、神秘性、自主性的侦查模式,决定了刑事侦查案件结果的不可逆转性;导致后续的刑事诉讼程序中的证据依法审查,只能起到弥补的作用,而不可能发生质的 、终止型诉讼程序规范在审查起诉阶段的战略立法规划和司法抉择 涉及三个维度的审查结果平衡度的法定条件判断,一是符合或满足起诉要件的依法提起公诉。但需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5694.html -
了解详情
2003年03期 【摘要】本文以公诉案件为视野,探讨了刑事诉讼作为正式制度的几种合意:辩诉交易、程序选择合意以及证据问题的合意,分析了不同内容的合意 ,11,23。) 除了前文讨论的辩诉交易程序外,各国诉讼法中还制定了许多类型的简易程序可供控辩双方合意选择。美国刑事诉讼程序中的司法官审理轻微犯罪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49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