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对如何正确分析这类利益的看法会制约他对很多具体问题的裁夺,这一点在宪法和冲突法的许多疑难和微妙的问题的解决上表现明显10.在有关永久持有权 目的乃是强调某些有助于我们理解和解决日常实际法律问题但又常被人忽略的话题。为此,本文和随后的一篇论文将主要探讨法律的基本概念-渗透于各种法律利益之中的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197.html -
了解详情
从人文主义角度分析、梳理古典自然法理论的一个尝试。文章详细阐述了古典 自然法的概念、理念、背景以及所涵盖的一系列人文主义精神和基本理念,并由此得出 结论认为 的体系,与其说是法律,不如说是一种以伦理为标准来判断 我们行为正确与否的方法。对于人们理解法律来说,这些体系就像它们普遍令人生厌一 样,毫无用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2.html -
了解详情
与哲学的其它分支相区别,不在于其有什么特殊性,而在于它以哲学的方式去反映、讨论法的原理和法的基本问题,并尽可能给出答案。通俗地说,法哲学是 甚至矛盾冲突,以改善现实生活法律秩序为己任。为此,部门法学必须改变既有的形而上建构的概念法学、教义法学研究状态,即强调理论研究、大量输入西方甚至复活解放前旧法治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4092.html -
了解详情
或者是法规则[1]。因此,德文中之所以出现主观权利和客观法的概念,并非权利有主观与客观之分,抑或法规则有主观与客观之分,而在于Recht一词兼具权利 新近的法学文献倾向于用客观秩序要素、客观法的基本权内涵、客观的基本权规范等用语,来取代客观价值的表述。[26]尽管不同思想来源对于价值决定和价值秩序具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019.html -
了解详情
或者是法规则[1]。因此,德文中之所以出现主观权利和客观法的概念,并非权利有主观与客观之分,抑或法规则有主观与客观之分,而在于Recht一词兼具权利 新近的法学文献倾向于用客观秩序要素、客观法的基本权内涵、客观的基本权规范等用语,来取代客观价值的表述。[26]尽管不同思想来源对于价值决定和价值秩序具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998.html -
了解详情
或者是法规则[1]。因此,德文中之所以出现主观权利和客观法的概念,并非权利有主观与客观之分,抑或法规则有主观与客观之分,而在于Recht一词兼具权利 新近的法学文献倾向于用客观秩序要素、客观法的基本权内涵、客观的基本权规范等用语,来取代客观价值的表述。[26]尽管不同思想来源对于价值决定和价值秩序具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997.html -
了解详情
或者是法规则[1]。因此,德文中之所以出现主观权利和客观法的概念,并非权利有主观与客观之分,抑或法规则有主观与客观之分,而在于Recht一词兼具权利 新近的法学文献倾向于用客观秩序要素、客观法的基本权内涵、客观的基本权规范等用语,来取代客观价值的表述。[26]尽管不同思想来源对于价值决定和价值秩序具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996.html -
了解详情
。但这决不意味着,由于前人在100年前已经为我们选择了继受德国法的方向,引进诸多德国法的概念、原则和体系,就只能奉德国民法为圭臬、在德国法的框架 上之原则为主,就亲属编所定身份关系,常被排斥适用。[50] 四、亲属法的基本属性财产法还是身份法? 民法典总则是财产法的总则,即总则编不仅适用于债法和物权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352.html -
了解详情
欧洲各国和自治城市兴起了研究罗马法的典籍,并将其基本原则和概念适用到法律实践中去的学术运动,史称罗马法复兴。[①] 随着九到十二世纪 宗教[M].梁治平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47. [13]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75-76. [14]谢怀轼.从德国民法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456.html -
了解详情
和现象、形式和内容、必然性和偶然性等,是唯物辨证法的基本范畴;犯罪、刑罚、刑事责任等,是刑法学的基本范畴。倘若将经济刑法作为一门科学来加以研究, 发展的成果。经济刑法学作为刑法学的一个分支,与刑法学有着千丝万缕的“亲缘”联系。刑法学关于犯罪与刑事责任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和基本理论,对经济刑法学的研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5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