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为,无论是当事人主义还是职权主义,它们在本质上都体现着人权保障的精神。比如在德国刑事诉讼法中,法官活动的职权化制度设置(如庭前案卷审查、庭外证据调查等 逐渐有效地改进这一运作机制。另一方面,应当允许与鼓励在不妨害最为根本的基本法律原则的前提下,允许各主体进行改革之试点,以便发现某改进方案,如何为有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95.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变质为一项强制侦查行为。这种质变过程清晰地反映出了我国侦查运行程序中人权保障的真实状况,如前所述,权力和权利之间存在着一种“零和效应”,权力扩张,必然 调查同时进行并相互对抗直至庭审结束,因此,起诉后仍然可以进行侦查,尤其是辩护调查是被告人的基本权利,不会因起诉这一事实而受到限制,因此起诉后的侦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634.html -
了解详情
的权利的职责,无疑为看守机关在侦查人员与被羁押人之间保持中立提供了基本条件,增添了犯罪嫌疑人在被羁押期间人权保障的一项新举措。但是,就我国现行的羁押制度 ,笔者建议设立以下几项制度。第一,看守所负有告知被羁押人在羁押期间享有的权利。告知方式有两种,即书面形式和口头形式。看守所应当将被羁押人享有的权利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456.html -
了解详情
,因此,在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推进基层民主政治,政府对人权保障作出坚定承诺(我国政府分别于1997年和1998年签署了《经济、社会和文化 的严格保护。法无禁止即自由原则与越权无效原则在法治社会的确立,构成了权利与权力平衡的基本方式。三是通过建立和强化权利救济制度实现权利与权力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97.html -
了解详情
的出发点和归宿,[11]不规定基本人权的宪法是不能称为真正的宪法的。在基本人权原则的指导下环境权理应成为宪法保障的基本人权,代际环境权作为环境权 孟加拉国宪法、斯里兰卡宪法和白俄罗斯宪法最为典型;二是并不明文规定基本人权原则,只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这种方式以中国宪法和美国宪法为代表;三是原则上承认基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40.html -
了解详情
意味着摆脱贫困,并由此赋予人们高度的自由。”[24]所有这些观点都充分表明社会保障对于人权保障的重要意义。生老病死是人一生最基本的生活风险,衣食住行是人必不可少的 的实际功能而忽视其文化功能时,正是在丢弃家庭养老的精髓。从文化角度探寻养老方式应是人们进行思考的基本原则。以上各种观点都对构建我国农村社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474.html -
了解详情
权力的作用。”“中国现行法律制度中有关人格尊严保障之规范结构和方式的形成,的确具有深远而又独特的时代背景。”[39]从这一历史来看,人格尊严条款是为限制国家 的规定及其基本精神。宪法为行政程序法的制定提供了正当性的基础,同时又控制着行政程序法的制定,使其不致于偏离宪法的要求。中国宪法是重视人权保障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398.html -
了解详情
现代程序意识,促进程序立法与法治、控权、人权保障的紧密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程序立法应当实现几个基本面向:面向法治目标,面向实体规范,面向权力 的外国学者注意到:“(国务院)各部门会运用各种各样的方式使他们所希望的立法项目进入年度立法规划。”他引用一位国务院法制局官员的话进行印证:“通常而言,某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325.html -
了解详情
的现象,也促使了人们对人权保障的重视和人权保护的国际化发展。战后以联合国为首的众多国际组织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保护人权的公约,如《联合国宪章》、《 , 1982, p.11. [9]杨寿堪、李建会,现代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及其走向[J],《学术月刊》,2001年(11)。 [10]《西方哲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29.html -
了解详情
,因此,在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推进基层民主政治,政府对人权保障作出坚定承诺(我国政府分别于1997年和1998年签署了《经济、社会和文化 的严格保护。法无禁止即自由原则与越权无效原则在法治社会的确立,构成了权利与权力平衡的基本方式。三是通过建立和强化权利救济制度实现权利与权力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7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