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举证责任的目的来看,主要是为了解决当案件事实处于真伪不明状态时,法院应当如何作出裁判的问题,即解决这种真伪不明状态引起的不利诉讼结果的归属问题。当 作为反证的证据的权利。当然,被告在此情况下补充证据,仍然需要取得人民法院的同意。 五、行政诉讼证明标准 在诉讼中,当事人证明任务的完成,不仅要依靠一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035.html -
了解详情
。这就为我们建立预审制度提供具体的法律依据。我们研究预审制度,其出发点在于如何提高庭前准备工作的质量和效力,切实为庭审服务,进而提高整个审判工作的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后,原告提出新的诉讼请求的,人民法院不予准许,但有正当理由的除外。司法解释限制行政诉讼的原告随意改变诉讼请求,实际并未剥夺当事人变更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751.html -
了解详情
及程序设计进行改革和完善,目前,最切实有效的办法就是构建行政诉讼简易程序制度。 (三)有利于平衡当事人利益,实现程序正义 行政机关拥有强大的国家公权力,其管理 案件相对于民事案件而言,案件事实相对清楚,易于认定,难度在于行政案件的处理大都涉及到如何准确适用法律,如何正确把握政策精神,这是行政审判的最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460.html -
了解详情
。”[[9]]在行政诉讼中,当事人双方在力量和资源上存在很大差距,所以构建行政诉讼上的调解制度一个主要的课题就是如何使作为原告的行政相对人与作为被告的行政 调解协议无效或可撤销的认定标准,从而防止可能发生的错误调解造成的不公正后果。[14]此外关于请求继续审判的期限问题、第三人提起宣告调解无效或撤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874.html -
了解详情
能力占优势的一方承担主要的举证责任,举证能力弱的一方承担相对次要的举证责任。认定举证能力强弱主要是根据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证据应当或者事实上为哪一方当事人 ,笔者不敢苟同,我国行政诉讼中原告也承担举证责任,只不过是举证责任的重心偏向被告罢了。其理由为:(1)举证责任的主体是双方当事人,既包括原告又包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106.html -
了解详情
的引入,在我国是否具有理论和现实基础,有哪些现有的制度模式可供参考,具体应当如何操作?本文拟在行政诉讼法典修改之际,对上述问题作出回应。 一、行政诉讼 。[20]通常情况下,原告必须等待即将作出的行政决定,尔后才能寻求救济。只有当事人的权利受到了消极影响的威胁,并且这些影响将来再也不可能通过撤销之诉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9046.html -
了解详情
,应当驳回原告的起诉;如果主管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决定或者其他行政处理决定在认定事实、适用法律方面确有错误,应当予以撤销或者变更。 1987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 最直接实现目的的方法就是协解,因为在行政诉讼过程中适用协解,加强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一方面可使被告认识到自己的行为确属违法,主动纠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556.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违法,但并不无效,呈现出违法性与有效性并不一致的情形。如果原告提起撤销之诉,那么,人民法院如何作出判决?我国行政诉讼法应当作出怎样的制度安排?从理论上说, 原告诉讼请求的回应,但补正判决与重作判决一样,是行政诉讼中法官依职权作出的,它并不以诉讼当事人的诉讼请求为基础,也属于诉外裁判的情形。这是因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0575.html -
了解详情
他人(包括合众国以及任何其他宪法第十一修正案认可具有被告资格的政府机构)提起民事诉讼在公民诉讼发展的过程中,对于认定原告资格的标准,经历了一个先扩张后 利害关系原则 对于如何解释直接利害关系的范围,我国法院历来坚持严格的限制态度。除实体法上明确规定的权利外,其他未规定的权利无法成为当事人具备直接利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550.html -
了解详情
:1、非法拘禁,2、非法搜查案6、报复陷害案;认定公安局触犯了刑法。 17、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根据《行政诉讼法》第 机关作出的一种普通的具体行政行为,而一项普通具体行政行为是不能够必然证明当事人的行为是违法的。训诫书的重要意义是告知,不要做违法事情,上面没有记录 ...
//bbs.110.com/thread-90768-1-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