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种场合下,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即指主观归罪和客观归罪。其基本含义是,将犯罪构成的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割裂开来,片面强调其中一方而否定另外一方,而导致与主客观统一 益的现实侵害或危险,是对法律所维护的公正和秩序的破坏。刑罚作为惩罚犯罪的手段,是国家就危害行为对行为人的一种报应。犯罪给社会造成损害,给社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185.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构成中排除出去,也无法对具体犯罪进行认定,从而使犯罪构成的犯罪个别化机能丧失。例如,盗窃正在使用中的照明电线或者通讯电缆的行为和盗窃已经废弃不用的 主要客体、次要客体和随机客体[28]57。由于随机客体是犯罪构成的选择要件,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一旦出现也只影响量刑不影响定罪,因而笔者在此略去对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587.html -
了解详情
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第六十二条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 造成危险、侮辱人格或者有伤风化的行为。 第五节搜查 第五节搜查 第一百零九条为了收集犯罪证据、查获犯罪人,侦查人员可以对犯罪嫌疑人以及可能隐藏罪犯或者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757.html -
了解详情
达到某种危害社会结果的心理态度。本文开头时曾提到,有学者认为不正当目的是本罪主观方面构成要件。这一观点值得商榷。 首先,犯罪目的是犯罪构成的选择性主观 犯罪目的一样,犯罪动机并非犯罪构成必备主观要件。犯罪动机只对于情节犯的定罪具有一定意义,其他情形下只影响量刑,不影响定罪。[45]本罪是行为罪而非情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331.html -
了解详情
,问题的关键在于,生活中意思支配的行为对社会产生哪种影响和意义才能构成犯罪?这也是问题的本质所在。笔者认为,这种影响和意义必须经过司法者以刑法规范和 符合分则具体犯罪构成的客观行为类型和主观罪过类型;第二步,用正当防卫或紧急避险来评价第一步评价过的行为是否具备违法阻却事由;第三步,用社会危害的本质形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751.html -
了解详情
犯问题,是摆在理论工作者面前的一个迫切任务,加强情节与定罪关系的研究,将对我国刑法的完善产生有益的影响。 二、对情节犯的评价与反思 (一)情节犯 而这些事实完全是归属于犯罪构成的主客观方面的,所有这些表明,认真分析情节犯中情节的具体内容,通过法律强调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因素来反映某种行为达到应受刑罚处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719.html -
了解详情
,问题的关键在于,生活中意思支配的行为对社会产生哪种影响和意义才能构成犯罪?这也是问题的本质所在。笔者认为,这种影响和意义必须经过司法者以刑法规范和 符合分则具体犯罪构成的客观行为类型和主观罪过类型;第二步,用正当防卫或紧急避险来评价第一步评价过的行为是否具备违法阻却事由;第三步,用社会危害的本质形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526.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只有具备以下三个条件,才能受刑罚处罚:其一,根据罪刑法定原则,危害社会的行为必须被法律类型化为构成要件,亦即刑法分则或其他刑罚法规明文规定处罚这种行为(对危害 知道乙的这一身份,对甲也不能从重处罚。 (五)共同犯罪与不可罚的事后行为 刑法分则所规定的某些犯罪,是不能由本犯构成的。例如,掩饰、隐瞒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385.html -
了解详情
辐射等,大都不可能与单位脱离关系;而单位的破坏环境行为所造成的环境质量恶化,对生命安全、身体健康的影响,乃至对整个生态系统的破坏,均是所有的环境犯罪 是单位行为能否符合某个具体犯罪构成的问题,而应当考虑单位是否采取了必要的措施在选任、监督等方面防止单位成员因其职责、业务行为而危害社会,这将成为单位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315.html -
了解详情
辐射等,大都不可能与单位脱离关系;而单位的破坏环境行为所造成的环境质量恶化,对生命安全、身体健康的影响,乃至对整个生态系统的破坏,均是所有的环境犯罪 是单位行为能否符合某个具体犯罪构成的问题,而应当考虑单位是否采取了必要的措施在选任、监督等方面防止单位成员因其职责、业务行为而危害社会,这将成为单位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31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