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责性的行为;按照我国刑法理论,则是指符合犯罪构成的行为。对于实害犯还是危险犯,犯罪成立所符合的构成要件均包括修正的构成要件。否定说以刑罚是否处罚 《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4页 [9]参见熊选国:《论危险犯》,载《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2年第2期。 [10]参见苏彩霞、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368.html -
了解详情
、有责性的行为;按照我国刑法理论,则是指符合犯罪构成的行为。对于实害犯还是危险犯,犯罪成立所符合的构成要件均包括修正的构成要件。否定说以刑罚是否处罚 《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4页 [9]参见熊选国:《论危险犯》,载《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2年第2期。 [10]参见苏彩霞、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344.html -
了解详情
范畴岂能混淆不清?当然无可置疑, 传统观点在把犯罪主体和犯罪客体作为犯罪构成要件的同时,对各要件的具体 论述,着重的实际上都是刑事责任年龄、刑事责任能力这些犯罪 是有法定根据的理 论模型,将它们分解后的产物必然其基本的意义仍然是模型,这就是我们所谓的 构成要件,我们把它视为模型板块。 4、刑法中行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137.html -
了解详情
。虽然罪刑法定原则要求实行行为必须是符合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但是对符合刑法分则所规定的构成要件的行为,必须以行为对法益的侵害程度为依据进行认定,而不能 刑法上的复合行为》,载《法学》1992年第11期。 [23]参见刘雄:《论刑法中的复合危害行为》,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4年第4期。 [24]参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967.html -
了解详情
除掉③, 因此其标准显然低于排除一切可能性。 2. 犯罪构成对证明标准的选择 最初的构成要件不仅没有表明违法性的任何内容, 同时也与所谓主观的要素没有关系[ 10 ] 。由于 以一定的标准进行划分。在这一问题上, 日本刑法学家小野清一郎教授较早地进行了尝试。小野富有创意地将证明责任与犯罪论体系联系起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160.html -
了解详情
除掉③, 因此其标准显然低于排除一切可能性。 2. 犯罪构成对证明标准的选择 最初的构成要件不仅没有表明违法性的任何内容, 同时也与所谓主观的要素没有关系[ 10 ] 。由于 以一定的标准进行划分。在这一问题上, 日本刑法学家小野清一郎教授较早地进行了尝试。小野富有创意地将证明责任与犯罪论体系联系起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340.html -
了解详情
的腐败现象盛行,有些国家工作人员在以权谋私过程中千方百计地规避法律制裁,给司法部门根据传统刑法规范追究刑事责任设置重重障碍。诸多案件单凭直觉便可察知其中必定有鬼 深省和了悟隐藏于犯罪构成背后的生成机理。没有犯罪构成要件的敛缩与扩张,就没有刑法中犯罪论的发展与更新,而犯罪构成的发展变化,归根结底,却源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739.html -
了解详情
要件齐备说,也不能排除主动释放人质成立犯罪中止的可能性。根据构成要件齐备说,行为人的行为具备了分则条文基本的构成要件,就是既遂。又根据单一行为说 中止处理。这样做,对于犯罪人来讲。显然是不公平的,也与刑法鼓励犯罪人自动放弃不可以继续实施的犯罪的立法精神不符。 [10] 参见《俄罗斯联邦刑法典》第126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333.html -
了解详情
刑法理论,肇始于德国著名判例癖马案。[①][[1]]在欧陆刑法中,犯罪构成的判断包括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和有责性三个方面,而有责性又包括责任 M].台北:汉林出版社,1976.156. [[6]] [日]泷川幸辰.犯罪论序说[A].王泰译,高铭暄,赵秉志.刑法学论丛(第三卷)[C],北京:法律出版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853.html -
了解详情
有注意能力而可期待地不注意,致使自己的行为造成刑法规定的危害结果而构成的犯罪。 二、过失犯罪的构成 认定犯罪必须要有一定的规格或者标准。就中国刑法认定 作为义务和不作为义务。那么,该义务和注意义务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从严格维持过失犯罪理论上的构成要件来说,作为义务和不作为义务是法律要求于行为人在客观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36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