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理,进行证据交换的案件如果还定位在纯粹的书面交换证据,这与案件的送达程序又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其次,在证据交换中,法院主持双方当事人将所提交的证据进行互换 的限制,即在诉讼的过程中,法院不宜作扩大的解释。诉讼外的承认,可以作为一种证据材料作用、认定。 在调研中,争议较多的还有关于共同诉讼人中之一人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767.html -
了解详情
将第34条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的规定,修改为不在本次审限作为证据使用。 二、有关证据能力的规定的改革和完善 证据在什么情况下是有效可采的,什么条件下 导致法官先入为主,或者为片面追求客观真实反而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丧失了依法律真实标准可以获得的保护,良好的愿望有时会被不公平的结果所替代。由于我国现行的三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201.html -
了解详情
伪造证据是结果犯,他没有向法庭提交一个烟头、一个纸片作为证据,因此指控他伪造证据罪不成立。这显然是对相关刑法理论的错误理解。故意杀人罪是典型的结果 、中止犯甚至未遂犯没有定罪处罚的现象,虽然也有《刑法》第13条但书规定可以作为对一些预备阶段的预备或者中止行为、实行阶段的未遂或者中止行为等作无罪定性处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211.html -
了解详情
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可以找到某种或远或近的联系,但是,这种哲学意义上的普遍联系不能作为在诉讼中采纳证据的基础。在诉讼活动中,作为证据采纳标准之一的关联性 概率与证据的证明力成正比。这里的难题是人们根据什么来估算某前提为真的概率?或然真实性前提一般是在人们生活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人们自然会根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208.html -
了解详情
伪造证据是结果犯,他没有向法庭提交一个烟头、一个纸片作为证据,因此指控他伪造证据罪不成立。这显然是对相关刑法理论的错误理解。故意杀人罪是典型的结果 、中止犯甚至未遂犯没有定罪处罚的现象,虽然也有《刑法》第13条但书规定可以作为对一些预备阶段的预备或者中止行为、实行阶段的未遂或者中止行为等作无罪定性处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738.html -
了解详情
或者胁迫而得到的自白,不当地长期拘留或者剥夺自由之后得到的自白,都不能作为证据。刑诉法第319条第1项以此为依据作出规定:以强制、刑讯或者胁迫 、赋予被告人、犯罪嫌疑人沉默权。在刑事诉讼法中规定被告人、犯罪嫌疑人享有沉默权。可以规定侦查人员在侦查案件中告知被告人享有沉默权,法官在审理案件不应当对被告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377.html -
了解详情
是这种规则一般并不是积极、明确地规定哪些事实和材料可以采纳为证据,而是消极地就特定范围内的事实和材料不能作为证据或依法受到限制作出明确规定。证据规则 重要的部分,有关判决理由的构成要素及其范围是什么的问题还没有完全定论,[27]但是在自由心证的语境中,我们可以认为判决理由是指法官根据当事人各方的主张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313.html -
了解详情
的发展变化,现代诉讼对程序公正的依赖性越发加强。那么,程序公正的核心到底是什么呢?日本著名法学家谷口安平认为程序公正最基本的内容或要求是确保与程序的结果 当事人达成和解,使法官更易于以中立者的身份进行裁判。证据交换制度最后所达到的效果在于:作为被告可以明白这样一个事实,我知道你为什么告我,而且知道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245.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分子要探测被侵害主机而发出数据包,这往往可被装有防火墙的系统记录下来,这些记录都可以作为犯罪证据。而在制作、传播破坏性计算机程序的行为中,犯罪证据则 计算机和备份硬盘、软盘的编号一致。审查当事人提供的计算机犯罪证据要严格审查该证据是以什么方法、在什么情况下取得的,其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程序和要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466.html -
了解详情
的讨论中没有对二者进行区分。 合法性审查是我国行政诉讼的原则。作为的行政行为是已经存在的行为,可以作为明确的审查对象,我国的行政诉讼法及司法解释对此有明确 有两点:其一、法院告知行政机关履行法定义务的具体内容,如果旨在确定法律是什么,明确行政机关行政裁量权的界限,这实际上正是司法机关的正当职责范围,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182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