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刑法形态)意义重大。比如,在疑罪情况下,在对法律规范的解释方面,法院不是选择对被告人最为有利的解释,而是选择正确的解释。什么是正确的解释? 答案并不总在 权利实现与义务履行的过程与步骤。在刑事法中,实体是指某一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以及处以何种刑罚,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定罪量刑。实体正义是指保证定罪准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249.html -
了解详情
理论,毕竟这些排污行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是同时过失行为,既无共同故意,也不属于共同行为,主客观两方面的可贵性皆与共同故意犯罪有很大不同,否则违反 刑事责任、行政责任、民事责任的协调关系,特别是民事侵权赔偿责任。即使排污行为构成了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也不应忽略民事赔偿,不论行为人(包括单位)是否已经承担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3337.html -
了解详情
或办理其他乘坐手续时客运合同生效。如果根据交易习惯,在先上车后买票的情况下,则乘客自登上运输工具时客运合同开始成立并生效(以行为事实订约 这样的规定是正确的,而最高人民法院 ‘法释[2000]33号’司法解释,将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误认为犯罪构成要件,当事人没有被认定为“全部责任”或“主要责任”的,即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1399.html -
了解详情
:单位犯罪的主观方面体现单位整体意志,单位成员的意志须受前者支配,而在共同犯罪中并不具有如前者一样的整体意志,其更多地表现为独立性和联络性的双重性 是指单位决策机构或有关领导人员在明知其下属或者代理人欲以本单位的名义实施单位犯罪的情况下,不加阻止以致造成危害后果的行为。由于这种行为是为了单位的利益,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988.html -
了解详情
却比辅助犯要轻,罪刑不相适应。笔者认为,对上述犯罪不能一概而论,应区别对待。 A、对于共同犯罪的主犯,根据刑法第26条的规定,主犯应对其参加的 构成的表现是行为一经成立,即构成犯罪,不论行为人追求的结果是否发生。结果一旦发生,就要加重对被告人的处罚。对于此类犯罪在何种情况下可以认为是中止,亦有不同见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347.html -
了解详情
却比辅助犯要轻,罪刑不相适应。笔者认为,对上述犯罪不能一概而论,应区别对待。 A、对于共同犯罪的主犯,根据刑法第26条的规定,主犯应对其参加的 构成的表现是行为一经成立,即构成犯罪,不论行为人追求的结果是否发生。结果一旦发生,就要加重对被告人的处罚。对于此类犯罪在何种情况下可以认为是中止,亦有不同见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849.html -
了解详情
那么就会陷于踏上一个方法论的歧途。因为,这种不纯粹的构成要件根本不可能再发挥其作为客观方面和主观方面共同指导形象的功能。果真如此,则不仅心理因素在会混迹于实行 意义;而外观上事实与规范的符合性审查,在大多数常态情况下恰恰便可得出符合并是犯罪的结论。而在异态情况下行为是否该当,在体系的逻辑导向上则失去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694.html -
了解详情
,这是本案最大的疑难所在。 #p#副标题#e# 4. 从现有证据和案件事实来看,本案共同犯罪的目的体现的并不清晰,客观上每个人实施的排票行为,相互间既不存在 一点:车票的平价买和高价卖,只不过是对一般情况下倒卖车票案件的事实过程描述,那并非是对倒卖车票罪犯罪构成要件的本质揭示。实际上,从刑法将本罪归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669.html -
了解详情
作为犯罪数额,在合同标的额并未全部损失掉,被害人因受骗只损失了部分财物的情况下,若使犯罪分子对全部合同标的额承担刑事责任,则会造成轻罪重罚的后果;如果以 给被害人造成的直接损失而得到。 四、在合同诈骗罪呈共同犯罪的状态下,量刑应依据各共同行为人在共同犯罪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同时兼顾各行为人的参与数额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021.html -
了解详情
:单位犯罪的主观方面体现单位整体意志,单位成员的意志须受前者支配,而在共同犯罪中并不具有如前者一样的整体意志,其更多地表现为独立性和联络性的双重性 是指单位决策机构或有关领导人员在明知其下属或者代理人欲以本单位的名义实施单位犯罪的情况下,不加阻止以致造成危害后果的行为。由于这种行为是为了单位的利益,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57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