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是: 一、我们应该准确认定Tatbestand的涵义,它是指德日刑法犯罪论理论体系中的构成要件,而并非我国刑法理论体系中所称的犯罪构成。 二、对于我国刑法理论中的 ,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3月第1版,第108页。 〔3〕张明楷:《刑法学(第三版)》,法律出版社2007年8月第3版,第101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4118.html -
了解详情
只有立法上存在缺陷,需要补正解释时,才不得已超出各类犯罪的同类法益理解某种具体犯罪的法益。例如,德国、日本刑法将非法侵入住宅罪规定为对公共秩序的犯罪,但 斟酌的余地。 一般认为,行为犯只有当实行行为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充足基本的构成要件。具体而言,在这种犯罪中,既遂形态的形成,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5585.html -
了解详情
某的行为符合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在这一有罪的论证过程中,明显地呈现出从主观判断到客观判断这样一种逻辑进程。如果概括大陆法系的犯罪构成理论,基于客观判断 。因此,在定罪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刑法是否有明文规定进行形式的判断。刑法对行为的规定具有类型化的特征,因而这种构成要件该当性的判断是一种定型判断。只有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830.html -
了解详情
有注意能力而可期待地不注意,致使自己的行为造成刑法规定的危害结果而构成的犯罪。”二、过失犯罪的构成认定犯罪必须要有一定的规格或者标准。就中国刑法认定 作为义务和不作为义务。那么,该义务和注意义务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从严格维持过失犯罪理论上的构成要件来说,作为义务和不作为义务是法律要求于行为人在客观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793.html -
了解详情
加重犯的立法规定非常明确,即其多采用叙名罪状的方式设定修正后的构成要件。一般而言,在台湾刑法中,加重原因有以下五大类:1、行为动机。这主要从行为人 行为人对上述六种加重条件有犯罪的故意。即使行为人事先并不想侵入住宅等,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进入他人住宅或者毁坏了门扇,也以加重犯论。对比两者在主观方面的要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50.html -
了解详情
明楷教授为代表。形式解释论和实质解释论之间进行了许多针锋相对的研究。 形式解释和实质解释本是德日刑法理论有关犯罪构成要件解释的争论,其中,形式解释认为 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34335页。 (33)[日]前田雅英:罪刑法定主义与实质的构成要件解释,载《现代刑事法》2001年第l号,第31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0357.html -
了解详情
量三位一体的犯罪构成体系。在这一构成体系中,给予犯罪成立的数量因素以独立的构成要件的地位。⑴因而在陈教授那里,中国刑法上的罪量要素,又可称之为独立于犯罪主客观要件 中犯罪概念的定量因素》,《法学研究》2000年第2期。 ⑼张明楷:《论刑法的谦抑性》,《法商研究》1995年第4期。 ⑽张明楷:《刑法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8568.html -
了解详情
认为,交付(处分)行为是诈骗罪的不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⑻ 在表述上,以前的日本刑法理论一直表述为处分行为,后来由于1995年日本刑法修正将第246条使用了交付财物 陷入错误。(27)果真如此,在案例5中,甲在谎称借手机而实施诈骗行为时就是犯罪的着手,当乙被骗将手机借给甲时,甲可能因此而成功逃逸占有手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4830.html -
了解详情
?围绕这个问题在刑法理论中存在必要说和不要说的争论。从机能主义的视角出发,在盗窃罪中非法占有目的是必要的构成要件要素,主要发挥犯罪个别化的机能,其内容 [8]前引[7],林幹人书,第201202页。 [9][日]山口厚:《问题探究刑法各论》,有斐阁1999年版,第110页。 [10][日]曾根威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0009.html -
了解详情
?围绕这个问题在刑法理论中存在必要说和不要说的争论。从机能主义的视角出发,在盗窃罪中非法占有目的是必要的构成要件要素,主要发挥犯罪个别化的机能,其内容 第311页。 ⑻前引⑺,林幹人书,第201202页。 ⑼[日]山口厚:《问题探究刑法各论》,有斐阁1999年版,第110页。 ⑽[日]曾根威彦:《刑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999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