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第一百零五条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六机构联合作出的《关于刑事诉讼法实施中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第13条、第35条、第36条 制度,保障对抗式诉讼机制的正常运转。 2、我国确立刑事诉讼证据展示制度的意义 目前随着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改革,特别是对抗式诉讼机制的逐步形成,实践中存在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039.html -
了解详情
作出复议决定,并通知复议申请人。 前款规定,适用于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员和勘验人员。 第八十一条【诉讼停止执行】诉讼期间,停止所 ),2003,(2);马怀德.司法改革与行政诉讼制度的完善[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192;莫于川.关于修改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若干建议[N].检察日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9291.html -
了解详情
更可靠的路径,毋宁是证据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也正是在此冤狱治理的司法背景下,两个证据规定才应运而生,并对我国非法取证的防控问题[9]和死刑案件证据 制度改革的墓本理路仍莫衷一是。综合而言,关于证据制度的改革方式主要有三种学说:第一,统一证据规则说,即制定一部包含刑事诉讼证据、民事诉讼证据、行政诉讼证据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3884.html -
了解详情
权力,并承担核实鉴定材料真伪的相应责任。 3.鉴定标准的统一 重复鉴定、多头鉴定历来是我国司法鉴定实践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精神病鉴定由于其具有更为 保障,[41]同时此种改革无视不同级别的鉴定机构之间鉴定力量原本就存在差异的客观事实,导致重复鉴定、多头鉴定问题更加突出,既损害了鉴定制度的公信力,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0068.html -
了解详情
。[1] (一)对1996年案卷移送制度改革的反思 近年来的司法实践表明,1996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对案卷移送制度的改革并未达到预期的目的,同时还衍生了一些问题。 的显然是制度性症结,就是立法规定不合理、不科学:我国审限制度的不合理性是明显的,其一是法官究竟应当在多长时间内审结案件,是否应当限定一个具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1833.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产生的强制医疗裁判,也可能是通过游离于正规司法程序之外的幕后行政式运作得出的,因为在我国司法实践中,法官抛开庭审内容,在办公室自己拍板决定或者请示领导批示 中的人权保障机制兼谈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的立法改革》,载《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5]关于保安处分的行政法性质,参见王以真主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203.html -
了解详情
兵团人民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监狱管理局: 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刑事诉讼制度,根据中央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总体部署,经过广泛深入调查研究,最高人民法院、 、数量、质量、名称等注明是否清楚。 (三)物证、书证在收集、保管及鉴定过程中是否受到破坏或者改变。 (四)物证、书证与案件事实有无关联。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5933.html -
了解详情
不一致,也许能够被理解为表现了目前在法院系统内尚未就法院调解制度的改革形成较明确的共识,显示着这项改革的方向在司法实践中还非常地不确定。这样的情形与学术界 出版社,2001年。 ---------- 注释 *本稿是关于我国民事诉讼一审程序运作状况调研课题的成果之一。部分内容已作为王亚新、徐昕、傅郁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833.html -
了解详情
(相对于原始证据)等。就此而言,值得指出的是,在中国的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制定的关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司法解释中,出现了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这种不 实践需要严重不符,书面性的鉴定结论是书证中心主义的反映,不利于维系法庭证据调查制度的正当性,因此,应当对其进行改革;我国应当借鉴德国区分鉴定人与专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934.html -
了解详情
方法上,必须坚决废除肉刑而采用收集确实证据及各种有效方法。这是人民政权关于证据制度的最早的成文规定{32}(P.56) 。1940年8月13日公布 诉讼效率,有助于国家将有限的司法资源更合理地运用于疑难重大案件。 2我国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改革 (1)我国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立法现状 关于民事诉讼证明标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86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