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总则的扩张性解释》,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第204页;赵秉志主编:《刑法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88页。 (21)马克昌主编:《近代西方刑法学说史》,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61页。 (22)Vgl.GyuWon Chang:Rckfall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487.html -
了解详情
;最后,有因背信行为而造成的财产上的损失。 ⒆[日]大谷实:《刑法总论》,黎宏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06页。 ⒇明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09411页。 (21)[日]松宫孝明:《刑法各论讲义》,成文堂2008年版,第276277页。 (22)(23)[日]井田良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754.html -
了解详情
刑法典[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30. [ 9 ]肖怡译.芬兰刑法典[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 60, 136 - 138. [10]赵秉志.刑法总论问题探索[M ].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3. 54. 马章民 作者单位:河北政法职业学院 文章来源:《河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790.html -
了解详情
出版社,1992 :396 - 397. [3 ]肖扬. 中国新刑法学[M] . 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 :270. [4 ]赵秉志. 海峡两岸刑法总论比较研究[M] .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761. 作者单位:中央党校政法部 文章来源:《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8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777.html -
了解详情
用于司法实践,以及如何引入,在引入的过程中要如何防止犯罪分子假借正当防卫实施我国刑法所禁止的行为进而破坏自然环境资源,应该更值得广大法律界人士关注并研究。 【 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第92页 [2]久礼田益喜.《日本刑法总论》(日文版)[M].第139页 [3]王觐.《中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856.html -
了解详情
说的三特征是机密联系、缺一不可的。 【参考文献】 [1]参见杨春洗等:《刑法总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88页;何秉松主编:《刑法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61-162页。 [6]参见何秉松主编:《刑法教科书》,中国法制出版社1997年版,第142-145页。 [7]陈兴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4334.html -
了解详情
用于司法实践,以及如何引入,在引入的过程中要如何防止犯罪分子假借正当防卫实施我国刑法所禁止的行为进而破坏自然环境资源,应该更值得广大法律界人士关注并研究。 【 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第92页 [2]久礼田益喜.《日本刑法总论》(日文版)[M].第139页 [3]王觐.《中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373.html -
了解详情
导致危害社会结果的希望或放任的心理态度。它是犯罪人主观恶性的决定因素。台湾及澳门刑法理论将意志因素概括为“意”的要件,其含义是行为人对已经认识的犯罪事实有使其 与大陆刑法比较研究》谢望原主编②《海峡两岸刑法总论比较研究》赵秉志主编③《香港刑法与罪案》杨春洗编著④《澳门刑法典及刑事诉讼法典》赵秉志主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995.html -
了解详情
出版的教科书中也能看到。强调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之一,既是为了说明苏维埃社会主义刑法的优越性,同时也是批判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刑事立法虚伪性的重要途径。苏维埃学者认为,犯罪 犯罪的实际适用刑罚。(注:〈苏〉别利亚耶夫等主编:《苏维埃刑法总论》,群众出版社1987年版,第67页。)依照第二种观点,应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736.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的性质。如果否认这一点,也就等于否认该种犯罪行为的存在。而且,在我国刑法犯罪构成客观要件,讲的是“行为”,而非“举动”,使用“举动犯”这个术语似与立法与 情况下,即使没有结果,犯罪也成立”。(注:参见(日)中山研一:《刑法总论》,成立堂1989年5月20日初版,第155页。)有鉴于此,笔者主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3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