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案的焦点问题就是对被告施某的定罪问题,即如何认定对他人盗窃犯罪所得赃物予以收购、代销的行为构成共同盗窃犯罪。对于该问题,我国司法解释规定,事前与盗窃 某已经形成一个比较稳定的合作关系,形成了明确的犯罪分工:黄某伙同他人负责盗窃,施某负责销赃。这种犯罪形式并不属于稳固的集团犯罪,但无论是从主观方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1814.html -
了解详情
属于连续犯,应该把贺某在麦当劳的那次盗窃行为认定为盗窃罪,而贺某在肯德基盗窃后抗拒抓捕的行为是盗窃转化抢劫,对于贺某应当以盗窃罪和抢劫罪数罪并 可从刑法理论及被告人的犯罪事实来看,被告人贺某前后实施的两个行为完全符合连续犯的法律特征。 三、对该案如何定罪处罚,本文笔者赞同原文笔者的意见,即实行数罪并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948.html -
了解详情
是必要的合理的具有现实意义,而无论其与特定债务人或向其他人出售借条的违法交易行为是否存在,是否得逞都不影响其定罪,只不过违法交易是否得逞等纳入量刑情节刑罚评价 某对小偷谢某的盗窃行为事前不知晓,事中没参与,其行为不仅不符合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同时也不符合犯罪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不能认定为盗窃罪共犯。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028.html -
了解详情
年11月2日最高人民法 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在如何认定盗窃罪中规定,对于潜入银行金库、博物馆等处作案, 三年以 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从刑法这些规定看,行为人只要实施了盗窃行为,只要不属于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即使未遂均应定罪,也只比照既 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0267.html -
了解详情
但如果没有实施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没有起作用),一般认为没有着手实行,只能认定为盗窃罪;如果夺取财物时或后,被对方发现或阻止,行为人此时在实施暴力、胁迫或 如果惊醒后作为对被害人李某的意志与自由的压制方法,但被害人未被惊醒这种方法未起到任何作用,其盗窃行为也就无法转化)因此,笔者认为应构成盗窃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304.html -
了解详情
1984年11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在如何认定盗窃罪中规定,对于潜入银行金库、博物馆等处作案 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从刑法这些规定看,行为人只要实施了盗窃行为,只要不属于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即使未遂均应定罪,也只比照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448.html -
了解详情
人的盗窃过程,根本不知情,主观上不存在盗窃故意,客观上也没有实施盗窃行为。其卖汽车解码器是商业行为,每次销赃后也没有参与分赃,对其不应以盗窃共 )盗走。后由王松林(在逃)驾驶该车到广州,通过李辉将该车卖掉。经罗山县价格认定中心鉴定,该车价值11.94万元。上述事实,有公诉机关提交,并经法庭质证、认证的 ...
//www.110.com/panli/panli_280933.html -
了解详情
[要点提示] 转化抢劫的构成要件是否以盗窃行为取得财物数额达到犯罪行为为前提?这样“准抢劫罪”在司法实践中如何认定未遂和预备? [案件索引] 一审:江西省 作出的鉴定结论书,程序合法,被告方亦未提出证据推翻该鉴定结论,故应予认定。被告人朱双全属抢劫未遂,可以减轻处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 ...
//www.110.com/panli/panli_227842.html -
了解详情
是否实施具体盗窃行为(即犯罪本行为)论处,而对主犯则以是否实施具体盗窃行为或组织、指挥实施具体盗窃行为(即犯罪前行为)论处。因此,主犯不管实施本行为或前行为, 种共谋。因此,不论是刘甲单独作案,或是刘乙,苏某两人作案,均应认定为三人共同组织和策划的结果。 最高人民检察院的高检发研字(1995)2号批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3633.html -
了解详情
墙入室盗窃时被他人发现,为抗拒抓捕而当场使用暴力,对马某定抢劫罪无可置疑。问题是对章某应当如何处理?如果否定马某、章某共同犯罪,则意味着对章某的行为不能作为犯罪 提供了犯罪对象和作案工具,并怂恿马某再次入室盗窃,其盗窃行为是在章某盗窃的故意支配下实施的,故章某符合犯盗窃罪的条件,应认定为抢劫罪。郭瑜...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17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