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恩(Klein)即指出,随着当时社会产业化、工业化,对于当事人地位对等性以及互换性业已丧失,在诉讼程序的形成上,法官应通过积极参与来加以调整和平衡, 案件)。其中因为诉讼程序不同而最后进入开庭审理和判决(包括陪审案件)的案件可能达到5%~10%(50件~100件),而其他案件则以和解、调解、仲裁、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7609.html -
了解详情
仅仅规定检察官免于追诉以及法官中止诉讼程序权力;刑法则规定了刑期不超过1年的案件和附加刑为360单位日罚金的案件,如果达成和解协议的,可以减轻或免除加害人 严重的违法行为,而这次要用刑事诉讼法给予其合法化,我认为不合适。还有委员认为:当事人和解就可以从宽处罚,这与刑法基本立法原则相违背,有损国家法律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5053.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中,双方当事人可以在执行中达成和解协议。那么,检察机关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检察机关能否在执行阶段与被执行人和解呢?附带民事诉讼案件执行所得,是返还 能对外逃贪官提起公诉。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又不允许被害人在刑事诉讼程序尚未启动下先行提起民事赔偿,使我国难以利用《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提供的便利,追回被转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1832.html -
了解详情
审查起诉人员、侦查人员、被害人、犯罪嫌疑人及其它诉讼参与人对案件事实进行陈述、质证、辩论,作出处理决定的程序。听证使当事人的程序参与更具规范性,使检察院的 检察院提请复核。 办案检察机关作出缓起诉决定后,应当由承办案件的公诉部门将缓起诉决定书及案件审结报告逐案报送上级检察机关备案,并由后者指定专人备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610.html -
了解详情
被告人的上诉权,否则有违刑事诉讼法保障被告人人权的宗旨和精神。从法理上讲,诉讼程序启动的主要标准为当事人(检察机关)的意思表示,口头或书面作为意思表示的两 正义的空间。赋予被害人上诉权,并不会改变诉讼构造,案件的公诉性质也并不会因为二审程序的上诉方不是检察机关而改变,即使二审是由被害人上诉启动,但二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7790.html -
了解详情
自己提起刑事自诉。 正是因为刑事自诉案件有其独有的不同于公诉案件的一系列特点,在司法实践中出现了当事人通过公诉程序和自诉程序寻求救济时可能导致两种不同 经过审查不违反法律规定,一般应予支持。而在公诉案件中被害人即使在庭下与被告人或者被告人的亲属达成互谅互让和解协议,被害人却没有权利去撤回刑事指控,即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874.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的繁简分流。 庭前证据展示的时候,法官助理按照公诉方提供的《指控证据清单》的内容和顺序向简易程序案件当事人及其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展示证据,进行质证并听取其 3个月。虽然有刑事责任这层压力,刑事被告人可能比较容易的接受附带民事部分的调解或是和解,但其审限的差别竟达到2个多月,不能不说是悬殊过大。 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917.html -
了解详情
。 由于法律真实观强调认识主体在认识中的局限性及其影响,强调了诉讼程序和证据对案件事实的规范作用,对于重塑科学合理的证明标准,防止盲目追求客观真实、避免 的证明概念相对,有学者提出了狭义的证明概念,认为证明就是国家公诉机关和诉讼当事人在法庭审理中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向审判机关提出证据,运用证据阐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503.html -
了解详情
年修改民事诉讼法以来,程序错误成了当事人申请再审或检察院抗诉再审的独立性法定事由,这就为程序监督增加了正当性依据。其六,由案件监督向案件检察扩张。案件监督 外的法律监督扩张。这种扩张一方面表现为向前扩张,其效果是引发诉讼程序的产生,如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督促起诉、支持起诉等等;另一方面表现为向后扩张,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995.html -
了解详情
分离,我们也不能局限于庭审阶段,对于刑事和解的案件,把量刑程序的重心转移到审前的公诉阶段,庭审则可以把定罪程序和量刑程序都加以简化,譬如,只需要审核和确认 ,台湾三民书局1998年出版,第470页;[德]托马斯魏根特:《德国刑事诉讼程序》,岳礼玲、温小洁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5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92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