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审判监督程序增加了六条,进行了必要的修改补充。 (一)将当事人认为生效裁判有错误可以进行申诉的规定,修改为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级人民法院 诉权,希望案件获得再审而已。 (四)关于检察院提出抗诉的级别问题 依现行民事诉讼法规定,除最高人民检察院对最高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可提出抗诉外,地方各级人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4731.html -
了解详情
能够平等行使诉讼权利。2007年10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自2008年4月1日起施行。这是中国最高立法机关对施行 的民事诉讼法第179条第1款第(一)项至第(七)项属于相对再审事由的规定,另外的第(八)项至第(十三)项以及该条第2款的规定可归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042.html -
了解详情
暂行实施办法》分别对民事制裁、刑事制裁和行政制裁的内容、方法及实施程序作了明确的规定。 在法律救济方面,《教师法》确立了教师申诉制度。《教师法》 以及按什么方式进行追究等程序性前提的规定,一直残缺不全。具体到教师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也是如此。 依照我国《行政诉讼法》及《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若干问题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007.html -
了解详情
的前置条件。[5] 最高人民法院于2004年8月做出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其中规定了人民法院对受理的第一审、第二审和再审民事 意愿之自由;且在立法技术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法院调解所带来的负面效应逐步明显。[9]如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规定,法院调解必须在事实清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963.html -
了解详情
获得赔偿1000余元。 6、有关赔偿范围的规定混乱。2000年12月4日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第1条第2款对刑事 被害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3] 肖晗:《浅谈我国新刑事诉讼法对被害人保护的加强》,载《法学学刊》1995年第1期 [4] 赵刚、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9076.html -
了解详情
二)法院决定再审与现代司法理念相违背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了法院决定再审权,发挥过十分积极的作用,对增强人民群众对司法的信任,树立法律权威有着积极而广阔 申诉方并肩战斗,一起对被申诉方发起法律攻击,俨然变成申诉方的代理人,完全偏离了法律监督者的中立立场。 四、我国民事再审制度之重构 如果说在实行计划经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497.html -
了解详情
调解的前置条件。5 最高人民法院于2004年8月做出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其中规定了人民法院对受理的第一审、第二审和再审民事 意愿之自由;且在立法技术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法院调解所带来的负面效应逐步明显。9如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规定,法院调解必须在事实清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459.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再审程序不应适用调解原则。调解原则虽然是我国民事诉讼的一大传统亮点,体现了和为贵的思想,历来受到各阶层的称赞,但笔者认为,再审程序中不应当适用 前提下提高诉讼效率,尽快实现裁判的既判力和稳定性。 七、关于民事再审时限。由于现行民事诉讼法没有明确的审限规定,便时常导致案件的审结无期限,频添当事人诉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318.html -
了解详情
解释建立这一制度与立法本身存在着冲突,这一冲突造成了审判实务中逾期举证的一方当事人要求适用民事诉讼法关于新证据的规定,而对方当事人则要求适用《证据规定》 中提交的证据进行质证。就此而言,我国的做法比德国更为严厉,德国《民事诉讼法》允许被告在法院作出缺席判决后的两周的不变期间内提出申诉,而一旦提出申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531.html -
了解详情
申诉。防止有的当事人到处申诉及没完的申诉,以及避免处理申诉问题不及时的现象发生。 二、重新确定提起再审程序的主体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不仅当事人可以 的原则,亦有损人民法院中立、公正的执法形象。同时,民事诉讼法中关于人民检察院可以对民事案件抗诉的规定,使当事人在诉讼中的力量失衡,从而形成了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400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