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功利,换一句话说就是,和谐司法的理念表达与实践推行实际上乃是和谐社会构建的一种政治意境的法律比附。在从理论上倡导和实践中大力推行所谓和谐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第二,宪法第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298.html -
了解详情
比较 类别 项目 央地法律规范制定过程中的协商 央地法律规范实施过程中的协商 理论基础 协商民主 协商民主和现代法治理念 性质 非制度性协商 制度性协商 地位 辅助地位 主要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25] 对于此,胡肖华教授曾有过详尽的分析论述,本文不赘。具体可参见胡肖华:《宪法诉讼原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500.html -
了解详情
民主和环境效率等理念的环境资源法律。与生态伦理接轨,增强环境资源法的正当性和有效性,为将中国的环境资源保护纳入法治轨道提供坚实的伦理基础。目前中国已经制定 的正当性提供依据,或者说伦理学是为法律提供正当性说明的理论基础之一,伦理道德是为法律提供正当性的基本方式之一。在西方国家,法律、道德与宗教并非同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4888.html -
了解详情
的4次修改和31条宪法修正案.从扩大人民民主、宣布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到确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每一次修正,这部宪法就不断的革新 宪法没有改变宪法总的架构和基本内容,而在保持宪法稳定性的基础下,把中共十六大提出的理论创新、战略性的根本方针政策反映到宪法中来,把近些年来国家建设发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4643.html -
了解详情
也取得了长足进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后,又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这必将对整个国家 以国家为根本立足点和基本价值取向的法理念。其典型的理论概括为:国家制定法律规范、监督他们的遵行,并对不遵守法律规范的人采取强制措施。另一方面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076.html -
了解详情
的有益经验,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以我国法律实践和理论研究的成就为基础,应树立科学的含金量高的具有前瞻性的现代司法理念。 司法公正是司法理念 ,才能推进司法体制朝着良性状态、维护正义目标改革、发展。 4、培育现代司法理念,要提升法官职业道德素质 法官面对各种诱惑和影响要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445.html -
了解详情
任何立法活动首先都离不开立法理念,立法理念对立法者的活动具有根本性的影响。立法是人的一种实践活动,因而不能离开一定的理论指导。只有科学地确立了 ;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保障公民合法权益。据此,我国政府立法应重服务,以权利为本位。合乎理想的法律应当以权利而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475.html -
了解详情
和行政法进行综合或居间水平的系统考察,提供了关于部门法的一体化的规范分析及其价值基础、伦理基础、社会基础及其发展规律的理论反思,构成把法理学与各 贡献。 中国目前正处在社会全面转型和日益国际化的重要历史时期,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政治文明和宪政文明的深化发展,积极回应经济全球化与知识经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4098.html -
了解详情
,很难谈得上现代法治要求国家同个人是平等的。 这种犯罪本质观的转变,是和我国正在从一元的政治国家向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分离的趋势契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良著《刑法理念导读》,法律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第93页。 [6]参见陈国庆、陈瑞华、汪建成、张志铭:《刑事和解的理论基础》,载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893.html -
了解详情
草案交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新的宪法修正案在宪法的第5条增加了一款,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修正案以绝对多数获得了通过,从而 正是建立在这一理念基础之上的。司法独立原则之于法治,其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司法权的行使只服从法律,不受任何干扰。它是法律至上和权力制约理论的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00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