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在犯罪行为中参与了一定的组织要素,而在主体上不存在组织形式的犯罪不是有组织犯罪。从刑法学的角度出发,结合我国的刑事法规,我国现阶段的刑法学意义 防范》[ J ] ,《政法论坛》1997年第4期。 〔19〕郭自力:《论有组织犯罪的概念和特征》[ J ] ,《中外法学》1998年第2期。 〔20〕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717.html -
了解详情
,单纯在犯罪行为中参与了一定的组织要素,而在主体上不存在组织形式的犯罪不是有组织犯罪。从刑法学的角度出发,结合我国的刑事法规,我国现阶段的刑法学意义 防范》[ J ] ,《政法论坛》1997年第4期。 〔19〕郭自力:《论有组织犯罪的概念和特征》[ J ] ,《中外法学》1998年第2期。 〔20〕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672.html -
了解详情
然而,事实上,尽管两高作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刑法司法解释,为正确执行刑法提供了司法适用上的依据,有效地解决了司法实践中的一些难题,但是,解释失范、解释越权 》第227 条也没有规定变造或者倒卖变造的邮票的行为的刑事可罚性。[5 ]也有人以盗窃罪为例,认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264.html -
了解详情
统治者随心所欲的东西。对于那些组织规则,与正当行为规则相反,它是统治者发布的指令,旨在实现政府的即时性目的,倘若将刑法归入公法意义上的组织规则之列,那么, 已成为当今世界众多国家立法和司法实践中的努力态势。对非犯罪化现象进行理论阐述的理论方向众多,不过,以哈耶克的知识论工具分析非犯罪现象之理由,价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07.html -
了解详情
诈骗罪是真正身份犯。换言之,刑法第198条对身份犯有特别规定。 再次,真正身份犯中的身份,一般是违法要素,即表明行为侵害法益的要素,因此,不仅会影响 操纵,并且据此不再将实施者视为个别的正犯而命令,进而达成对犯罪事实的关键支配(通过权力组织的支配)。除了上述三种基本支配情形之外,不可想象其他情形。利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1466.html -
了解详情
婚姻的性交承诺和同居义务不能成为婚内暴力强奸行为违法性的阻却事由。有人更提出所谓耦合权利义务说对抗婚姻承诺论,主张婚姻中的性权利不得滥用,性义务的履行 。婚内强奸犯罪化并不存在刑法适用上的不可克服的操作性障碍。如果顾虑取证难、缺乏可操作性而反对将其犯罪化,则是立法与司法中的右倾机会主义。5是否存在比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4581.html -
了解详情
具有企业法人资格,依法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2.企业 企业是指以营利为目的,依法成立并具有一定的组织形式,独立地和连续地从事商品生产或者提供劳务等经济活动的 167-168页。 [⑨] 参见宋茂荣、蒋林:《单位犯罪论》,载丁慕英等主编:《刑法实施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310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969.html -
了解详情
条的滥用紧急呼救和损害事故预防工具和紧急救助工具罪。另外,还应在国内刑法中单设一章国际犯罪,其中包括灭绝种族罪、种族歧视罪、战争罪、反 教育的计划。这种恢复性司法程序,就是英国1998年《犯罪和失序行为法案》中的一个亮点。D.李(D. Lee),道歉时刻(Time to say sorry),卫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2242.html -
了解详情
实现的。因此,应当以公民结成的社会自治组织作为主要的参与主体。一方面,公民可以通过参与特定的社会组织,将自身对刑法立法和适用中的具体意见反映到社会组织; 问题的意见》第5条规定:走私主观故意中的明知是指行为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所从事的行为是走私行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明知,但有证据证明确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3207.html -
了解详情
不到应有的惩罚,将成为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一大障碍。然而,对于反向假冒注册商标的行为,我国刑法却未作为犯罪加以规定。因此,为了更好地保护商标权,与 经济犯罪活动也伴随而来,境外机构、组织、人员对我国的经济犯罪活动也更加猖獗。为了保护国家经济安全与利益,建议在刑法中设置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85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