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在这一点上并无二异。对并 行的两种犯罪主体,同一制度的适用厚此薄彼是不应该的。增设单位累犯是刑事立法本 身的需要,其合理性可从以下方面 的本质是整体责任 ,即法人系统整体的刑事责任。这是因为法人是作为一个系统整体实施犯罪的。法人成 员是否负刑事责任,并不是追究法人刑事责任的必事条件,恰恰相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183.html -
了解详情
角度研究具体个罪的犯罪客体。从犯罪主体的角度,我国刑法规定了3种类型的商业贿赂犯罪:即以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人员为主体的商业贿赂罪、以 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明文规定:贿赂财物及其他违法所得一律没收。如果贿赂物是犯罪对象,他人财物所有权就应当是刑法保护的社会关系,行贿人就是被害人,对其合法财产就应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260.html -
了解详情
实体的青睐;(2)《刑法》未对部分单位商业贿赂犯罪主体设置资格刑,这不利于打击单位犯罪;(3)由于对商业贿赂犯罪处罚较轻,未附加剥夺政治权利,使资格 载《政治与法律》1996 第4 期。 10 李卫红、王国宏:《论商业贿赂犯罪》,载《中外法学》1996 年第2 期。 11 我国政府已于1998 年10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998.html -
了解详情
的局面,许多国家还是以刑事立法的形式,明确对恐怖主义、恐怖行为罪、恐怖活动犯罪等类似概念作出了定义。③ 在我国刑事法律中,并没有出现恐怖主义这一用语,而是 也可以构成,因此,立足于我国现行《刑法》的规定,单位可以成为该犯罪主体。 当然,在我国《刑法》中,单位犯罪中的单位,仅仅限于合法的公司、企业、事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650.html -
了解详情
的局面,许多国家还是以刑事立法的形式,明确对恐怖主义、恐怖行为罪、恐怖活动犯罪等类似概念作出了定义。③ 在我国刑事法律中,并没有出现恐怖主义这一用语,而是 也可以构成,因此,立足于我国现行《刑法》的规定,单位可以成为该犯罪主体。 当然,在我国《刑法》中,单位犯罪中的单位,仅仅限于合法的公司、企业、事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455.html -
了解详情
任性的研究范围。 在台湾地区,也有学者把它放在行为中研究,称之为行为主体甚至犯罪主体。 同时,中国刑法总则中并无身份之专门规定,刑法理论上对身份之 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 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财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277.html -
了解详情
通过了《刑法修正案(六)》,刑法第163条的犯罪主体已由原来的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修改为公司、企业或者其它单位的工作人员,再次扩大了受贿犯罪 )》[M],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年版,第1897-1899页。 ⒁周振想:《公务犯罪研究综述》[M],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74页。 ⒂[德]哈贝马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112.html -
了解详情
主体有所扩大, 商业贿赂犯罪主体范围的扩大源于实践性的推动, 已经突破了经营性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 刑法修正案(六) 对此将其扩至其他单位。其他单位明显针对于一些公共性 石头砸自己的脚。那先前的商业贿赂行为也就失去了意义。所以市场竞争主体在进行商业贿赂之前就有可能会有所顾忌。故如果在刑法中对商业贿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781.html -
了解详情
团体犯走私罪的,由司法机关对其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该单位判处罚金,判处没收走私货物、物品、走私运输工具和违法所得。尔后,从1988年 刑法规范。就后者而言,在刑法上就表现为犯罪主体向法人(或单位)方面的扩张。关于法人(或单位)能否成为犯罪主体,学说上一直存在对立的两种主张,但由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739.html -
了解详情
界定上存在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忽略了单位也可以构成职务犯罪的主体。1997年修订的刑法,不仅在总则中对单位犯罪作出了规定,而且在分则中也规定 的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27件。经过努力,全国检察机关已经初步建立起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机制。高检院、各省级检察院和308个地市级检察院设置了预防机构。高检院与中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83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