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行为的认定及举证存在困难。博客作为一个虚拟化空间,不但主体是虚拟的,侵权损害也是虚拟的,很多博客者和评论者为避免被相关主体所辨识,在表述时 2007年。 [33]周丽:《网络空间的名誉侵权探析》(硕士学位论文),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34]徐能军:《知识产权侵权归责原则研究》(硕士学位论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3345.html -
了解详情
库斯更是明确指出,物权请求权是物权的实现,而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则不是物权的实现。 [⑨]既然权利复原请求权是权利效力的一个方面,那么,只要权利本身存在, 与他人发生争议,就可以行使该诉权。同样,请求确认身份权、继承权、知识产权的权利也非权利复原请求权。 恢复名誉、消除影响适用于人格权侵害,属于权利复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911.html -
了解详情
介绍和分析了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奥林匹克知识产权保护的主要法律和典型案例,并指出对我国的借鉴意义。[54]绝大多数主办过奥运会的 ] 施洪新,吴云指出,与一般的侵权行为不同,竞技体育运动中的恶意伤害的认定应该从竞技运动规则、理性人、损害后果三方面综合考虑。[82] 2.3.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7262.html -
了解详情
是否成立,不得泄露或者不正当地使用。泄露或者不正当地使用该商业秘密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合同未成立,仍旧须依《合同法》承担损害赔偿 形式的强制性要求。但这种修正,即使可以让没有采用书面形式的知识产权合同“成立”,其成立的意义对专利与商标合同究竟有多大,也是一个问号。因为,《合同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67.html -
了解详情
适用的对象是财产权,是物权。当侵权法的保护对象向人格权,向知识产权等权利扩张以后,那么这个责任形式就完全多样化了,不仅仅是损害赔偿,那么还包括比如说对名誉权的损害 精神损害赔偿,这个解释也好像宽了一些。精神损害赔偿也不能太宽了,特殊的经念意义这个就很难说了,一块表我戴的时间长了也可能对它产生特殊的纪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49.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的构成要件,而不能成立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的,侵害人也应按照不当得利的原理,返还其所受的利益。我国学者不但认为侵害知识产权可以成立不当得利,而且认为 形式,绝无商标之实体,在形式上获得专用的权利,但实际上其所谓的专用权,并无实质上的意义,不是实体意义上的商标权[6].此类商标权在逻辑上是指注册人享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692.html -
了解详情
责任与知识产权保护》,《环球法律评论》2003年冬季号,第458-467页,其中区分了 Infringeraent和Torts,后者仅对应于侵权损害赔偿责任。 {27}BGHZ79,211 没有影响。《侵权责任法》第7条使用了损害,而非第6条第1款所使用的侵害,是否意味着第1条的规定仅能适用于侵权损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0193.html -
了解详情
法不能准确推定法律意义或赔偿意义上的损害,无法得出准确的裁判结论。尤其是在侵害牵连利益的情形下,为确定损害赔偿的范围不得不较多依靠 美法学前沿对话》,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6 年版。 [35] 参见章建刚与昆明祥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姓名权纠纷上诉案,云南省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 书(2008)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0724.html -
了解详情
,违法代理行为的连带责任,规定在《民法通则》第67条。第三种,侵害知识产权和反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侵权责任,规定在《民法通则》第118条。尽管知识产权诸法 效力判断的侵权特别法,也只存在于这两个领域。 (1)人身损害赔偿的范围 《侵权责任法》通过之前,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原《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7594.html -
了解详情
,实体法的探索。随着损害赔偿理论研究和实践的深入,以往要么全有要么全无式的判断已经不合时宜,从妥当解决纠纷出发,在知识产权、侵权责任等特定领域开始对损害 2007年版,第52页。 [19]参见[日]三木浩一:民事诉讼法二四八条の意义と机能,载《民事纷争と手続理论の现在:井上治典先生追悼文集》,法律文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819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