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定原则,删除比附。《大清新刑律》中最能体现近代化内容的莫过于比附援引的删除和罪刑法定原则的确立。中国历来实行援引比附之制,而新刑律一方面采用西法 。这些制度渐渐地,但却从来没有完全地获得实质性的发展;但是,这头几步的重要性与其说是在于它们实现了什么永恒的东西,不如说在于它们和过去决裂了 ,这种评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297.html -
了解详情
原则的出发点正确与否还值得辨析。 我认为,量刑的实质是把法定的罪刑关系变为具体、现实、确定的罪刑关系的活动。作为刑法基本原则的罪刑相适应原则是 已经实行了人格调查制度,但其对能够证明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的有关事项范围如何看法并不一致。 实际上,目前科学水平的发展还不能为人类提供一套较为准确并行之有效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106.html -
了解详情
碍难行。解释法律不依此指导原则,则为死法,无以适当社会之发展。 刑法是植根于社会生活并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完善的,科学的刑法理念具有对刑法规范的制定 偏一的刑法机能观反映在刑事立法上:一是刑事立法宜粗不宜细,罪状粗疏、法定刑跨度大,以便法官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二是刑事类推,涵盖实践中出现的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078.html -
了解详情
事)的产生和效用无不与特定时空背景相联系并受其制约。罪刑法定原则的功能定位取决于国家与国民关系的定位。在前现代法治社会背景下,社会结构由压迫(剥削) 条并未修改,但更强调刑罚目的有无处罚必要,彰显司法人性化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法定犯与自然犯的立法形态,⑸国际主流社会普遍采取双轨制,自然犯规定在刑法典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245.html -
了解详情
能以罪刑不相适应为理由拒绝执行自己认为不恰当的立法,否则便是对罪行法定原则的破坏;在一些情况下,刑事立法将某种危害行为从一般 出版社 1994,第402页.[44] 钟安惠.论法条竞合的几个问题[A].杨敦先,曹子丹.改革开放与刑法发展[C].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1993,第137页.[45] 魏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5667.html -
了解详情
237条的妇女修改为他人)。立法解释受罪刑法定的制约,司法解释更应受罪刑法定原则的制约。既然如此,学理解释者就没有必要动辄要求立法解释与司法解释。其三, 这是立法者与国民都不愿意看到的现象。事实上,成文刑法在解释和适用里所获得的生机勃勃的发展中,一再追溯到刑法理念所要求的东西,从中得到滋养。如若没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4163.html -
了解详情
刑法的保障机能。根据罪刑法定主义这一刑事法领域根本法治原则的要求,司法者只能对符合法定犯罪构成要件的违法的有责的危害行为进行法律评价,并据以定罪量刑 乡镇企业的行贿行为,则可能在防制其行贿犯罪的同时,也妨害乡镇企业的发展,甚至对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不利影响。又如,在我国现实经济生活中,投机倒把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686.html -
了解详情
社会、打击犯罪,又注重保障人权,限制司法权,是罪刑法定原则的新发展。 [20]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刑法第3条前段完全是画蛇添足,应当删除。因为我国罪 从主持侦查转向决定是否中止刑事诉讼程序或起诉,检察官的行为准则由起诉法定原则变为起诉权衡原则。1993年1月11日颁布的《减轻司法负担法》使检察机关在中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665.html -
了解详情
其行刑的功能发挥使其在刑罚机制运作中扮演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行刑机制的运作与刑法、刑罚的发展从理论到实践都处于一种深深互动关系之中。[8]” 国家运用 》第59条规定:“罪犯在服刑期间故意犯罪的,依法从重处罚。”这与《刑法》的罪行法定原则相冲突。所谓罪刑法定原则最为经典表达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80.html -
了解详情
宁说这个原则本身,只是一种伴随着历史的发展的意义的思想,求罪刑的法定这种情况的法,不必以本来成为成文法的性格为必要。”〔11〕同时他进一步论述说:“大 正当的原则。〔28〕金泽文雄教授简要论述罪刑法定主义内容的演变说:“第一是成为罪刑法定主义的内容的所谓派生原则的发展,从来可以举出:1.习惯法的排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0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