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提是环境容量的有限性,而这种限度或初始的分配,则是由环境法来确定的。通过设置环境使用权制度,既可以解决长期存在的环境资源的经济性价值与生态性价值的 ,主要考虑的不是怎样利用环境要素才更具有经济效益,而是怎样才能满足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如在房屋相邻关系中,如果从经济角度出发,可以考虑怎样利用房屋才更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80.html -
了解详情
国家,且其内容都不涉及政治制度和司法制度的重大改革问题,与我国的经济体制、环境保护和环境法发展的现状和内在要求基本需要一致,可以直接借鉴和参考 当代人和后代人合法环境资源权益的平衡保护。国外市场经济国家一些成熟的环境行政起诉权制度因为具有明显的公益性和一定的共同性被纳入到WTO的环境保护规则及与环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978.html -
了解详情
和危险犯在内的环境犯罪所侵害的法益的内涵应当是以人为本的环境法益,只有在坚持这一基本认识的前提之下,包括危险犯在内的环境犯罪的合理内涵才可能被 的需要而对于破坏制度性利益的行为进行扩张性的风险预防,直接拟制某些特定行为具有破坏制度的危险潜在性,通过刑法规范集中加以提前保护。{8} (二)抽象危险犯本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8469.html -
了解详情
国家,且其内容都不涉及政治制度和司法制度的重大改革问题,与我国的经济体制、环境保护和环境法发展的现状及内在要求基本需要一致,可以直接借鉴和 简介】 常纪文,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教授。 【注释】 [1]王曦.美国环境法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 [2][美]罗杰.W.芬德利、丹尼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697.html -
了解详情
。特别是自2000年以来,这方面的法律问题越来越明朗化、立法也越来越多、管理制度内容也越来越全面。这些立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土壤污染的污染源和污染物排放控制 ,需要公众的广泛参与,这早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公众参与原则是我国环境法的基本原则。我国虽然在环境立法中已经有了一些鼓励公众参与的规定,但这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689.html -
了解详情
,澳门科技大学法学院民商法专业硕士生。 【参考文献】 [1]黄明健 著:《环境法制度论》,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吕忠梅 著:《沟通与 保护》,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陈泉生等 著:《环境法学基本理论》,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4]蔡守秋 主编:《环境资源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308.html -
了解详情
和战略措施。其中一些组织,如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和世界环境法联盟等,则充当起环境法律制度思想库的角色。在我国,也有一些非营利性的环境法律研究机构( 政府行为提供了充分的权利基础。概括的说,民间环保组织监督国家环境权力的基本形式主要有: 第一,直接参与政府环境决策。实践中,民间环保组织的产生首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118.html -
了解详情
如果没有环境民主和公众参与,就没有环境法治。环境民主和公众参与,既是环境法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环境保护的坚实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讲,环境民主与环境 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积极性,必须明确规定公民的环境权,完善自然资源权或物权制度。只有环境权完善了,物权关系稳定了,财产权明确了,才能调动亿万人民创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116.html -
了解详情
正义:当代环境伦理发展的现实趋势[J].浙江学刊,2002.5:173-176。 [15] 李启家.环境资源法律制度体系的完善与创新.武汉大学环境法所网站.//www.riel.whu.edu.cn/show.asp?ID=1190.2007-4-7。 [16] 汪劲:《中国环境法学研究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9936.html -
了解详情
环境保护的必要情报而努力。美国和澳大利亚也提出了以基本的信息公开的信息公开法为基础结合环境法的具体规定。由此可见: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已成为政府 救济的权利成为环境知情权实现的最后的法律保障。 三、国外环境知情权的法律制度 各国发达国家和地区自90年代以来纷纷开展了大量保护公民环境知情权的立法活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76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