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这一理论的现实运用来看,法益不仅是犯罪构成判断上一个实质性标准,而且也是刑法分则具体犯罪类型化划分的标准。虽然理清什么是法益确实不易,但法益的功能却 谦抑,以及在何种情况下,刑法应该保持谦抑?这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其实,它需要在不断试错中总结经验教训,并最终做出合理定位--是否犯罪化。 笔者认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122.html -
了解详情
说这一理论的现实运用来看,法益不仅是犯罪构成判断上一个实质性标准,而且也是刑法分则具体犯罪类型化划分的标准。虽然理清什么是法益确实不易,但法益的功能却体现 谦抑,以及在何种情况下,刑法应该保持谦抑?这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其实,它需要在不断试错中总结经验教训,并最终做出合理定位是否犯罪化。 笔者认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115.html -
了解详情
的需要要求,而且死死抱住上个时代的只有短暂意义的观念不放,那么是没有什么可取之处的。[11](P311)因此,在社会关系瞬息万变的时代,人们应面对现实 抱着希望或放任其发生的态度。法人犯罪的主观方面则较复杂。法人犯罪故意往往不是由法人成员共同形成的,(许多情况下,绝大部分成员并不知情),而是由法人决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200.html -
了解详情
是犯罪行为由一个人实施或多个人但各自独立实施情况下行为人对犯罪的主观心理态度。共同故意指的是,在共同犯罪中,每个行为人对危害社会的结果的明知是一致 方面的认定最为重要而且复杂,对它的认定将直接决定行为人是否构成犯罪。在没有进行犯罪主观方面认定的情况下就判决被告人有罪,必然导致一些冤案的产生。为此,我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879.html -
了解详情
方面诸要件紧密关联,彼此印证,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明体系,从而共同维持着犯罪事实的整体性。如果行为事实符合构成要件,在理论上就可以得出结论,说符合四个要件的行为 考虑,行为人违反作为义务的行为才是该当构成要件的不作为行为。所以,对不作为犯,判断是否在具备作为义务的情况下,没有实施社会所期待的行为,是刑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858.html -
了解详情
在聚众型犯罪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在遇到特定环境和机遇的情况下很容易进发出来。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也正是借助这点而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样就使得原本是一些一 该类犯罪的本质,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聚众型犯罪,应为一般的共同犯罪或集团犯罪;而有的条文中虽然没有出现聚众字样,但从构成要件上看仍然属于聚众型犯罪。具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171.html -
了解详情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048(2001)02-0063-08 犯罪客体是犯罪构成的必备要件之一,在犯罪构成中担当对行为的社会属性与价值判断的功能,犯罪 制度中,来评价、指引、制约个人、国家和社会的行为,使人们在具体情况下根据社会和国家的根本利益来选择相应的具体法律行为,以实现自己的利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541.html -
了解详情
写到:在刑法理论上,一般认为注意义务可以分为结果预见义务和结果回避义务。在疏忽大意过失犯罪的情况下,行为人违反的是结果预见义务;而在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的 上述两种表述只是学者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并不表示在注意义务的内容上存在着什么分歧。那么,这种将注意义务的内容包括预见危害结果发生的义务和避免危害结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299.html -
了解详情
选择行为的能力,具有自主意识和意志,他就始终能够拒绝实施反社会的犯罪行为。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性质和后果是清楚的,他的行为是他作 后进行犯罪预备。[27]这一观点虽然没有强调需要和诱因共同构成犯罪动机的形成条件,但在犯罪意图的理解上存在错误。与此同时,这一观点与上述学者观点一样,均忽略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478.html -
了解详情
习惯法对刑事冲突的解决还起着重要作用。[5]在这种情况下,刑事判决往往是在刑法与民族习惯法共同作用下的一种模糊的法律产品。这反映出:一方面,刑法 评价不仅使法官基于其他社会规范对案件的实质判断无法纳入犯罪构成判断过程中,而且最终致使在有些情况下犯罪构成的评价完全被社会伦理规范评价所代替。其次,犯罪构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15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