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 刘 磊 (石河子大学政法学院 邮编: 832003) [摘要] 《刑事诉讼法》经过系统修改在我国颁布实行的几年来,我国的刑事司法制度日趋完善、更加合理。在考量刑事 询问和反询问权,新的庭审方式要求证人原则上应当出庭,接受以交叉询问方式进行的质证,必要时还要接受法官的询问,从而使法庭能够直接审查证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99.html -
了解详情
司法制度日趋完善、更加合理。在考量刑事司法制度变革是否深入的问题时,证人出庭问题逐渐成为的重要因素。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刑事诉讼立法,本文拟从“人是生活在 了我们的思维、行为,使我们不得自由思考行事。于是,出于人类运用理性的“冲动”和追求“自由”的天性,我们便要对旧思想进行“祛魅”,加以理性的批判(批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881.html -
了解详情
但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将其与级别管辖制度相联系,在司法实践中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例如,我国绝大部分民事案件系由基层法院进行第一审,如果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 适用法律问题疑难或者涉及公共利益、具有公共意义而需要高级法院或者最高法院作出指导性案例的重大案件,方可提起第三审上诉,其目的是使大多数案件通过二审即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1621.html -
了解详情
往往比西方法治国家的无证逮捕更容易实施。毫无疑问,应当对我国刑事诉讼中有关逮捕与拘留证明的法律表述和实践做法进行改革,对此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法律上应当明确证明标准 洛伊德菲尼、[德]约阿希姆赫尔曼、岳礼玲:《一个案例两种制度美德刑事司法比较》,郭志媛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第87页以下。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2064.html -
了解详情
对自认在第一审中没有充分主张及立证的情况,以附加方式予以提出,或对第一审中没有申请的鉴定等申请证据调查。同时,上诉审法官在审理案件时,不 适用》2003年第3期。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6] 我国民事诉讼法对附带上诉制度并未加规定,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对此也予以否定。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经济审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2273.html -
了解详情
。本文试图结合诸多典型判例,对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从解释论上进行一些探讨,以期对理论的深化与司法实践的指导有所助益。 二、个罪构成要件解读 (一)非法处置 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第100页以下;唐士梅:我国环境犯罪危险犯之立法思考,载《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619.html -
了解详情
是否真的如此呢?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对刑讯逼供的原因进行再探讨,期望能够对防治刑讯逼供这一司法顽症有所帮助。 一、刑讯逼供的原因与办案人员的个体素质 的事实无疑告诉我们,刑讯逼供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程度!这几起案例不能不引起我们对刑讯逼供问题的再思考。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威廉道格拉斯有句名言:除非所有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799.html -
了解详情
效果 一、共同危险行为的构成要件 共同危险行为是现代侵权行为法中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大陆法系国家的民法典大多对其作了规定;英美法系国家虽然没有共同危险 的学者认为应摒弃不真正连带债务概念,而对各项事由的效力的绝对性与否进行个别探讨。[27]我国台湾的多数学者认为现行民法第185条第1款后段规定的连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386.html -
了解详情
介入可以较少的话,那么,在转型期的中国,在当事人举证能力欠缺、律师制度不完善、老百姓受传统司法观念影响较深、社会诚信度不足的情况下,法官在诉讼中对于 、过程和结果向当事人公开,并给当事人进行质证、提出异议和进一步反驳的权利。但笔者认为这种公开可以是事后公开,不以事先公开为必要。因为实践经验表明,往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584.html -
了解详情
的学者认为应摒弃不真正连带债务概念,而对各项事由的效力的绝对性与否进行个别探讨。[27]我国台湾的多数学者认为“现行民法”第185条第1款后段规定的连带 (中),五南图书出版公司民国73年初版,第545页。 [35] 法国最近思考的重点,在于“无辜的被告之利益”与“无辜的被害人的利益”之间,如何取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45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