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经济法调整的是意志经济关系,即以国家干预经济活动为特征、以生产活动为主要对象的经济关系;民法调整的是财产关系,即主要是人与人之间 杨紫煊,徐杰。经济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2]漆多俊。经济法基础理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3]张守文。经济法学发展中的若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8157.html -
了解详情
将法律的调整对象看作是纯客观的社会关系。由于现代的社会关系呈纵横交错的网络结构,当经济法与行政法在共同调整经济管理关系而发生调整对象上的交叉时,上述误区便使 ;它重在经济管理中的程序性内容。换言之,行政法对正义价值的追求不体现在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正确与否,而体现于防止在运用这种手段的过程中权力被滥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3208.html -
了解详情
调整对象是在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具体分为企业组织管理关系、市场管理关系、宏观调控关系和社会保障关系四类。不管人们对与经济法的调整 市场本身是无法消除垄断和不正当竞争的。要实现这个目的,必须通过政府进行干预,加强市场管理,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经济关系简称为市场管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002.html -
了解详情
法规范根本无力顾及,而一个成熟的法治国家会通过立 法和国家经济行为对经济进行适度的干预,即这里所谓的平衡协调,经济法的平衡协调 原则超越了民商法的个人 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注: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2~53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328.html -
了解详情
积极功效在于保障行政权力的有效运作,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其消极功效在于,依法监督与约束行政权力的运转,防止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造成的消极社会效果。历史 充分配合,行政法预留的不属于自己的弹性为国家干预权的能动性发挥预留了空间,作为与现实经济关系联接紧密的经济法,未来的法的创制的基本路径可能是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051.html -
了解详情
以保证经济活动的顺利合法进行。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国家干预体系。市场调节是自发性调节,是基础层次的调节,对社会资源的合理 改善人民生活,是我国全部经济工作的重点和最终目标。参考文献:[1]焦富民.经济法概括[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0[2]任成印,赵朴英,戚忠恒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1806.html -
了解详情
【写作年份】2008年 【正文】 一、灾难的规则化治理与经济法的作用(一)灾后重建不仅需要效率,更需要公正灾难是文明的衍生物,没有文明 Depression)使得美国公众能够接受甚至要求政府在涉及公共利益的领域实施直接干预,在纯粹的自由企业和市场经济环境中引入地区和国家计划是历史的发展趋势,贫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131.html -
了解详情
分的包罗万象的管理者,而是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表现为不同的地位。就主要者而言,国家是国有财产(含经营性财产和非经营性财产)的所有者,是行政关系的权力主体,是社会 权益都很难得到应有的保障。这里,再一次表明了从动态上讨论民法、商法与经济法关系的意义。 当然,强调从动态上把握三法的关系,并不是漠视从静态考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620.html -
了解详情
分的包罗万象的管理者,而是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表现为不同的地位。就主要者而言,国家是国有财产(含经营性财产和非经营性财产)的所有者,是行政关系的权力主体,是社会 权益都很难得到应有的保障。这里,再一次表明了从动态上讨论民法、商法与经济法关系的意义。 当然,强调从动态上把握三法的关系,并不是漠视从静态考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7256.html -
了解详情
对私权滥用的行为实施法律规制,保障了正常私权秩序的延续与拓展。同时经济法在采取公力救济与干预方式时,极为注重控制公权的无度性、扩张性和对私权无 这种保护机制中,社会公共保护成本远远低于私人保护成本。(三)经济法与公权规制在公权领域,对国家经济权力的限制是因为经济权力的分配不能简单套用“三权分立”的权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7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