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零一天规则仍适用于1996年7月17日以前实施的作为或者不作为造成死亡的案件。二、谋杀罪的因果关系英国刑法同样要求,谋杀者的行为必须是被害人死亡的原因,其 视为谋杀的预谋恶意。(二)谋杀罪的刑罚直至1957年《杀人罪法》颁布之前,所有犯谋杀罪的均要被判处死刑。按照该法第五章的规定,几种谋杀罪被单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729.html -
了解详情
基本行为与加重结果之间须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由上述严格意义的结果加重犯构成特征可见,金融犯罪中的数额加重犯、情节加重犯,不是严格意义的结果加重犯 都被刑法法定为一罪,不同点仅仅在于:营业犯的场合,刑法上将“营利目的”作为成立该罪的必备要件;职业犯的场合,只要行为人以犯罪为业即可,行为人有无“营利目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47.html -
了解详情
,司法机关也应当对行为人以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4)转化犯的基本特征之一是法定性,这里的法应当是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刑法法规而不应当包括 造成的,乙的斗殴行为与犯罪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因而乙不能对重伤结果负责,甲与乙不构成转化型故意伤害罪的共犯,乙仅构成聚众斗殴罪。 四、共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9304.html -
了解详情
帮助行为与犯罪事实间仍具有因果关系,就其自己行为独立负其责任,即所谓个人责任。故教唆犯及从犯,亦罚其未遂。[31] 依我国台湾地区旧刑法(2006年修法之前 再援引第29条第1款来论证教唆犯的成立,而且,共犯从属性作为原则的立场必须维持,这两点使得独立性例外说不同于两重性说。在解释论上,针对共犯从属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2722.html -
了解详情
与自杀者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应按照故意杀人罪科处刑罚。⑷我国司法实务界一般比较认可此种学说。二为否定说,例如我国学者陈兴良认为,基于罪刑法定的基本原则 ,都还值得研究。此外,对自杀负有救助义务的人故意不予救助的,可能成立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⑹但是他并没有对此展开论证。可见,对帮助自杀行为的处理虽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5377.html -
了解详情
基因。但是,还不能说犯罪和刑罚各自的客观性直接等于罪刑关系的客观性,因为罪刑关系的客观性是直接生成于犯罪和刑罚这一对具有因果关系的范畴的相互包含 ,那么,任何无视或超越社会生活客观规律所强行搭建的罪刑关系都无助于乃至有害于作为上层建筑组成部分的刑法发挥其对上层建筑的其他部分和经济基础的正面作用。另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1053.html -
了解详情
的意思即行为人表露于外的对法律的敌对心态,这无疑是主观主义的刑法立场。 实务中将不能犯作为犯罪处理的案子随处可见。例如,被告人张甲、张乙在胡某唆使 而轻判的,但是成立被害人过错要求被害人的行为与犯罪行为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但在本案中就只有间接因果关系。[8]按此逻辑,所有犯罪分子的母亲都应该对其行为承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4953.html -
了解详情
的意思即行为人表露于外的对法律的敌对心态,这无疑是主观主义的刑法立场。 实务中将不能犯作为犯罪处理的案子随处可见。例如,被告人张甲、张乙在胡某唆使 而轻判的,但是成立被害人过错要求被害人的行为与犯罪行为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但在本案中就只有间接因果关系。[8]按此逻辑,所有犯罪分子的母亲都应该对其行为承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4947.html -
了解详情
一种不被允许的危险,以法律评价为导向的规则性工作(Regelwerk)取代传统因果关系之自然科学范畴,并将罪责范畴与预防必要性相结合,完善了责任层面的说理模式。[26 13条、第25条中可以得出,行为和行为的以作为的形式或者以违背义务的不作为的形式的实施,是对于刑法上的裁判和对于犯罪构造的连接点。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3542.html -
了解详情
一种不被允许的危险,以法律评价为导向的规则性工作(Regelwerk)取代传统因果关系之自然科学范畴,并将罪责范畴与预防必要性相结合,完善了责任层面的说理模式。[26 13条、第25条中可以得出,行为和行为的以作为的形式或者以违背义务的不作为的形式的实施,是对于刑法上的裁判和对于犯罪构造的连接点。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265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