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化的立法趋向,并且走得更远,再次大幅度突破了《联合国禁毒公约》关于洗钱仅限于清洗毒赃的规定,将洗钱犯罪更加扩展为包括清洗毒赃及其他严重犯罪的非法所得及其 犯罪规定在第4节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中,而将非法占有的金融欺诈犯罪规定在第5节金融诈骗罪中。我国刑法学界有学者对此有精到的论述:在金融活动中,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272.html -
了解详情
定罪的原则。 关键词:职务侵占罪 司法认定 职务 非法占为己有 共同犯罪 司法实践中关于职务侵占罪认定的疑难争议问题非常之多,但在我们看来,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和盗窃罪、各种诈骗罪一样,职务侵占罪的主观上都要求具有非法占有(不法所有)的目的,客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行为,刑法规定非法占为己有,不是为了区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256.html -
了解详情
公款的客观结果,而是非法占有公款的行为和过程。 关键词:挪用公款;贪污 转化 客观条件 1997 年刑法修改前,单行刑事法律和司法解释将挪用公款不退还的情形规定以贪污论处,在当时 高风险,却抱着能还则还,不能还则不还的心态,从而造成不能退还公款的,在主观上对不能归还的结果是间接故意。对这两种情形都应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105.html -
了解详情
如不送财物其事就不好办或者会有严重后果,迫使当事人给他送财物。 关于国家工作人员与家属共同受贿问题。马克昌教授认为,受贿罪作为身分犯,只有具备 ,则不能构成受贿罪的共犯.[30] (第28 页)。 关于金融诈骗罪。我国刑法规定的金融诈骗罪中,除了集资诈骗罪和贷款诈骗罪明文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为其构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694.html -
了解详情
,在主观上要有取得他人财物的故意。但是,至于是否要求行为人在主观上还另有某种非法占有的目的或者意图,世界各国刑法的规定不尽一致,德国、日本等 借用、占用、免费租用关系人财物,是否构成受贿罪,或者受贿数额如何认定?两高《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中关于收受贿赂物品未办理权属变更问题中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578.html -
了解详情
的设立,弥补了我国原有刑法中关于财产犯罪立法的不足,标志着我国《刑法》对私有财产权的保护又向前迈进了一步。根据《刑法》第270条规定, 侵占罪是指以 构成要件。纵然行为人主观上具有归己所有的意图,如果不是非法,而是依法取得所有权的,则不构成本罪。此外,本罪非法占有的故意必须发生在持有关系成立之后,如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542.html -
了解详情
进行实质解释,而不是单纯对案件事实进行实质解释;如果缺乏构成要件的规定,换言之,如果刑法没有对某种行为设置构成要件,当然不可能将其解释为犯罪。 事实上, ,国外关于非法占有目的的理论,也可以解决我国司法实践中频繁遇到的财产罪问题。同样,借鉴和引进国外的理论学说,并不妨碍而是有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刑法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4163.html -
了解详情
其看管存放在某甲所有的空房中的价值十几万元的一批货物。某甲出于非法占有的目的,将其中价值数千元的货物偷出卖掉的行为,根据刑法的规定,显然只能按侵占 的目的;三是行为人在客观上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本单位的财物,并且数额较大。关于数额较大的标准,在1997年刑法施行之后最高司法机关尚未作出司法解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329.html -
了解详情
态度。综上所述,被告人XXX虽然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的规定,构成故意伤害犯罪。但黄立军的行为显属防卫过当,并且本案中 有”不能成立。 针对一审判决认定的第二节“犯罪事实”中,对162万元“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的辩护? 一审判决称:关于被告人是否有非法占有的故意,从现有证据来看: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512.html -
了解详情
,而不是基于何鹏个人的非法行为和非法占有的故意而产生的,因而其占有该巨款不是非法的。根据我国刑法典关于盗窃罪的规定,行为人在不当得利后产生非法 而是滥用了信用卡公司(发卡者)给予会员(持卡人)的信用,今后日本刑法中也有必要象德国刑法那样增设独立的滥用信用卡罪。 [31] 既然恶意透支在本质上不具有诈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54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