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公共利益,我们应当牺牲小部分程序正义。至于将哪些犯罪视为危害国家安全和重大社会公共利益的犯罪,立法可以采取明文列举,或进行概括性列举。但应防止将所有性质 ,还应建立和完善对非法取证官员的惩戒制度,将公安司法人员的自身利益与取证行为的合法性相联系,促使其依法取证。我国刑法第245条规定对某些非法取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419.html -
了解详情
和财产利益,转变为人类利益与自然利益并重的环境刑法立法思想,即人本主义与自然本位主义兼顾的立法思想。在环境刑法的构成理念中,一种观点是以伦理学的 或结果本位主义的刑法观念,抑或是两者的结合。相对于结果本位主义观念而言,规范本位主义将违反环保法律规范作为犯罪的基础要件和本质特性,而忽视危害行为和结果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045.html -
了解详情
执行刑期的限制[19].惜乎这一建议最终未被立法机关所采纳,新修订的刑法一如79刑法仍是仅有一般的规定而没有未成年犯的假释规定,而且在某种意义上还限制了 ,或者故意犯罪等行为的,可以宣布撤销减刑决定,对其继续执行减刑前的刑期。参见力康泰、韩玉胜、袁登明:“刑满释放人员重新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对策思考—兼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779.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学概念,即其除了已由刑法规定为犯罪的严重危害社会行为外,还包括犯罪学家所探究的宜视作犯罪来研讨其生发过程及其对策的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一)犯罪学意义的 。而要打通或穿透整个系统,光有工具、没有高技能的方法又难行通。因而,对诸如此类的网上不法行为的立法绳禁模式,值得刑事法理界、刑事实务界预前调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20.html -
了解详情
(1)《刑法》第14条第4款关于对实施了危害社会行为的无责任年龄人必要时由政府“收容教养”的规定;(2)《刑法》第15条关于对实施了危害社会行为的 决定》作出犯罪规定;后者可作照应性立法规定。值得强调的是,实施了相当于刑法上的犯罪行为的精神病人,不属此列“强制”治疗的对象,而应为医疗监护处分对象。因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75.html -
了解详情
典”、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有潜在传播疾病,危害他人健康的人员实施保护性文明医疗。所以本人认为劳动教养立法后应作为一部独立的部门法,可定名为《社会文明进 :对那些缺乏守法意识,道德水平低下,心理不健康,有破坏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违法行为的中国公民,实行教育性文明矫治(简称文明矫治)。对无基本生活资料又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12.html -
了解详情
侵犯他人人身或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的犯罪行为。 从刑法的意义上说,所谓暴力犯罪中的暴力(包括以将实施暴力的胁迫),是为自然人的故意危害行为而设立的犯罪 办事,严肃执法工作。大张旗鼓地宣传对各类经济违法和犯罪行为的惩处,强化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的守法意识。通过立法和司法活动,调整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为人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87.html -
了解详情
部门间的电脑联网,提高监管的有效性。 二、完善我国的反洗钱刑事立法 将洗钱行为犯罪化是反洗钱的一项重要措施。我国1997年修订后的刑法虽然增加了洗钱罪的条款 冻结和扣押等临时性措施。(注:参见邹明理、宫万路:《论洗钱犯罪的特征及法律对策》,《现代法学》1997年第5 期,第52页。) 3.各国加强立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92.html -
了解详情
,这实际上是肯定了贪污罪重于盗窃罪的立法。现在,从修订后的刑法第383条的规定来看,仍然体现了对贪污罪从重处罚的立法精神。 之所以要对贪污罪从重处罚 同样的刑罚。利用职务便利在这里可否起重大的作用,以致可以彻底否定行为方式的区别危害程度的重要标志和衡量罪行轻重的刑法尺度。我们认为,利用职务便利只是能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38.html -
了解详情
秩序的后果,但是,这并不能说是集结力量威胁和平的问题。危害公共和平秩序的犯罪是具有各式各样的形式和各式各样的性质。刑法中,其所以对集团犯加以特别考虑的,正是 的固有领域。但是,骚扰罪也不是孤立存在的。可以说是正统对策的一个流派。 从广义上说,共同正犯的实行行为的扩大,不能不认为是全体责任指向聚众犯罪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0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