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的特性与功能 研习法学者经常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法律原则,比如宪法上的权力分立原则;民法上的意思自治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刑法上的罪刑法定 ,而将规则界定为确定性命令(definitive commands)。[14]所谓最佳化命令,意指原则是一种要求事物在相对于法律上与事实上的可能范围,以尽可能高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011.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之不足的功能,以确保法律对社会关系的调整。我国民法通则确立了这样的原则,即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守法原则和公序良俗原则。 ,是由国家机关代表社会公众制定的、体现社会公共意志和利益的规范,具有普遍约束力。民法作为私法,着重于对私人人身利益和财产利益的调整,个人在行使权利的时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25.html -
了解详情
劳工保护规定的颁布特别是社会保险的重要立法,然而当时这些社会思想倾向几乎还没有渗入民法。因此,这部法典具有鲜明的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法律思想的烙印。不过,在许多方面, 民法典》,它在第二条即确立了诚实信用原则,以此来适应变化剧烈的社会经济生活。1947年日本修订民法时,亦将诚信原则追加到第一条第二款中。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898.html -
了解详情
对主观过错的惩戒,对合同的倾向性解释,对诚实信用原则的倡导等,都并没有把人格当作一个冷酷的经济体来看。所以当代社会民法对弱者的保护,本身就是对民法上 )“私益”与“公益”的“矛盾”对抽象财产人格而言,从形式上看是极为平等的。传统民法正是基于调整私域社会关系,而一直与公法相对。从当代对公法和私法划分的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856.html -
了解详情
》的内容进行修改,以便与国际私法法典相协调;第二,担心出现立法空缺。我国民法学界以及国际私法学界基本上达成共识,即民法典不应该包括国际私法的内容,国际私法可以制定 活动成为立法者活动的自然延伸。在民法里面就有这样的条款,例如诚实信用原则。国际私法里可以采取最密切联系原则,如果立法中没有规定的,法官可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194.html -
了解详情
使用权的取得、转让均不同。[36] (四)不动产登记要件主义应受权利失效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的制约,不能绝对化。这除了对错误的登记、虚假的登记应设置 》,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第69-70页。 [20] 李开国:《民法基本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267页。 [21] 前引王利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734.html -
了解详情
二者的这种目的和本质上的同一性,决定了其并用互补的可能性。 第二,无因性原则并不排除物权变动中当事人意思表示的作用,恰恰相反,它正是根据当事人物权变动的 ,不符合公众的公平观念,还有学者认为,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威胁着民法的“帝王条款”——诚实信用原则。我认为这些总是集法学者的担忧不无道理。所以在德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301.html -
了解详情
保护受害人权益,适用过错推定,采用“举证责任倒置”来确定侵害人的过错,《民法通则》第121、125、126条关于职务侵权行为、地面施工致人损害、工作 ,依本规定及其他司法解释无法确定举证责任承担时,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综合当事人举证能力等因素确定举证责任的承担”,这意味着法官在审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787.html -
了解详情
可能侵犯人民”等错误思想的困挠,致使我国行政赔偿制度长期囿于空文。1986年民法通则第121条首次以民事责任形式确立了赔偿责任,但立法者同时指出“至于具体 ,因为民法主要保护权利、利益,注重结果而非当事人如何行为,这表现在大量列举权利,而对行为仅加以原则性规范,如不得滥用权利、行为必须诚实信用原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151.html -
了解详情
重要的地位。台湾学者陈新民教授认为,比例原则是拘束行政权力违法最有效的原则,其在行政法中的角色如同“诚信原则”在民法中的角色一样,二者均可称为相应法律 及时原则,后者则包括依法行政原则、平等原则、比例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和自由裁量权正当行使原则。[21]笔者认为,比例原则是贯穿立法、执法等活动中的一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96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