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刑幅度的唯一类型,事实上我们就无法确定一个基准的行为类型,那么基准的法定刑的确定就是无的放矢了。以刑法第294条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为例,实施此类 ,如果最低情节的裸的行为类型对应于中间法定刑,法定最低刑的规定在此就丧失了独立意义,其并未成为思考的优先起点,势必造成司法中的量刑顺序与立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320.html -
了解详情
方式弊端较为明显:从刑事立法言,刑法 典无以应对特别刑法的冲击,刑事立法学中的特别刑法肥大症(注:林山田:论 特别刑法,载台湾《辅仁法学》1985年 明确界定;二是表现为对罪名体系缺乏通盘性的考虑,例如,刑法修正案三 对于资助恐怖组织行为另立罪名,但对为恐怖组织提供情报等非物质性帮助、为恐怖组 织训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167.html -
了解详情
普遍的适用效力[4](第23页)。主要理由在于:(1)单位是无生命的组织体、只具有拟制人格这一事实,不足以成为否认单位就其所犯罪行进行自首的 ,犯罪分子是指自然人而不是单位有些片面。在刑法中,犯罪人与犯罪分子是同等概念,在刑法规定单位犯罪后,犯罪人或者说犯罪分子理当包括犯罪的自然人和单位。例如,刑法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809.html -
了解详情
,领导责任说将主管责任解释为领导责任,而将对单位犯罪起决策、组织、指挥作用的单位主管人员归入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之中。法定代表人说认为不论是否具有直接责任 单位犯罪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范围的合理性,认为从刑法期待可能性角度看,确实有一些案件中的单位成员在当时情况下很难作出违背单位领导意志的行为,即不具有期待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186.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的宽缓一面,例如刑法典第13条但书规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以犯罪论处。此外,刑法中还存在未成年人、精神障碍人、胁从犯、犯罪中止、自首、立功、 社会恐怖气氛。故本文认为,恐怖主义犯罪是指个人、组织基于上述思想、理念实施的违反刑法规定、应受刑罚处罚之危害行为。参见赵秉志、杜邈:我国反恐怖主义立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766.html -
了解详情
原因而承担刑事责任还是对其组成人员的犯罪行为负连带责任的问题.历来是单位犯罪研究中的难题。在坚持后一种见解的场合.通常主张应以单位组成人员 个人抑制模式.而应当采用通过对单位组织体的意思决定过程施加影响来抑制单位成员犯罪的组织体抑制模式.处罚单位自身.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此。[5]( P686)另外.现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554.html -
了解详情
张地图要有一致性。人需要一张自然世界与社会世界图,没有这个,他就会错乱,他的行为会茫无头绪,会颠三倒四。他会找不到一条路来标定自己的方向, 的,是建构论的刑法认识范式。这一刑法认识范式一方面导致刑事立法对完美立法的无限度追求,一方面导致刑事司法对客观真实的无限度认定。现实中诸如刑事立法中的法典化受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370.html -
了解详情
(1)被害人(公民、法人、其他组织) 《解释》规定被害人的范围中的公民值得探讨,笔者认为凡是人身权利以及财产权利遭受犯罪行为侵害的自然人、法律以及不具有民事主体 〕:第一,涉案人在逃,但在民事诉讼中却可以通过转承责任或无过错责任来解决民事权利的救济;第二,意外事件在刑法中不承担刑事责任,但在民法中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556.html -
了解详情
司法机关范围内。 除向司法机关投案以外,犯罪嫌疑人还可以向其所在单位、城乡基层组织或者其它有关负责人员投案。具体讲,可分为以下几类:(1)犯罪嫌疑人系 犯罪嫌疑人及时受到刑法处罚,而采取绑、送等强制方式将犯罪嫌疑人致于司法机关的控制之下的情形中,犯罪嫌疑人毫无投案意愿,而综合亲友的主观意愿和行为,不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511.html -
了解详情
1、恢复性司法理念在恢复性社会关系中的理论指导作用。所谓恢复性司法,是指在有关机构或组织的主动参与下,促成犯罪人与被害人的直接接触,进而使犯罪人从 深刻。⑧ 四、现行刑罚适用在恢复性社会关系中的不足与完善 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日臻完善,不仅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等方面的行为进行了规制,而且为实现有法可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43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