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权利受到侵害的第三人,或因诈欺或通谋而损害自己的继承人及债权人的,可以对其确定判决提起再审之诉(意大利《民事诉讼法》第404条)。[45]在我国大陆民事 日本,对于虚假诉讼(诈害诉讼、通谋诉讼)给第三人造成损害时,第三人是否可以通过再审程序救济存在争议。日本旧民事诉讼法(明治23年)曾有此规定(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9679.html -
了解详情
经济损失;李飞虽系累犯,但此前所犯盗窃罪的情节较轻。综合考虑上述情节,可以对李飞酌情从宽处罚,对其可不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同时,鉴于其故意杀人手段 一律不判处死刑立即执行。那么,李昌奎故意杀人案是否属于一般不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范畴呢?对此,原二审判决并没有加以深入的论证。在李昌奎故意杀人案中,行为人触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7456.html -
了解详情
上诉审程序还是死刑复核程序的前置程序。作为前置程序,死刑案件的二审一方面应及时改判无需判处死刑的案件,另一方面可以对有实质争议的死刑案件作出标识处理, 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或者不同意死刑判决,提审或发回重审为权力行使的结果。高级人民法院的复核程序的确分流了一部分案件,在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之前增加了一道筛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5504.html -
了解详情
正是通过对死刑案件在上诉审方面的不同于非死刑案件的要求,体现了死刑案件在审判程序上的特殊性。 2.特殊的执行程序 在非死刑案件中,终审判决的宣告 杀与滥杀,修正中国现行《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增加关于一审被判处死刑的案件,无论被告人是否上诉,均应进入二审程序的规定,势在必行。 5.由最高人民法院全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1946.html -
了解详情
与原请求事项具有不可分性,可以在起诉时增加;如与原请求事项具有可分性,应另行提出仲裁申请。前款中的不可分性是指增加的诉讼请求与仲裁的事项是基于同一 七十三条〔其他〕二审庭前准备、庭审、庭审结束后判决书的领取等代理工作参照一审办理。第五节再审第七十四条〔再审的提起〕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1936.html -
了解详情
服毒药死亡。 对于该案,浙江省浦江县法院一审判决:被告人李家波犯故意杀人罪(不作为),判处有期徒刑五年。浙江省金华市中院二审认为,原审被告人李家波与项兰临 客观上形成了对被害人生命的排他性支配,但由于不是基于自己的意思而形成的排他性支配,故其不救助行为与作为方式的杀人的不具有等价性,没有达到可以评价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9301.html -
了解详情
,导致适用本罪的判决不当增加 我国虽然没有实行判例制度,但是,遇到一些棘手的案件,检察官与法官都习惯于从书刊或者网络上查找其他司法机关是否对相同或者类似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这一事实来看,基本上可以肯定不少判决是以不当的先前判决为根据的。概言之,一个原本不应当认定为(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7760.html -
了解详情
即受害人和加害人各自支出的可以较为方便地计算的私人成本之和。除非有特殊理由,否则第三人的获利在任何情形下都既不能用来论证某种损害是否具有可赔性,也 司法机关因受理有关侵权诉讼而增加的管理成本之间的轻重比较,而这恐怕很难有统一明确的答案。但无论如何,某些作者用来支持霍姆斯判决结果的如下理由似乎是有待商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3613.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法第86条第2款),由此可知,当事人的法定听审权亦已获保障;调解时当事人各方应当同时在场,根据需要也可以对当事人分别作调解工作(调解规定第7条第 [4]依据黄国昌文(前引[1])的不完全统计,1997年至2007年间,单单曾抗告至我国台湾高等法院的关于认可人民法院判决的案件就达25件,其中关于认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5281.html -
了解详情
当时指出:如果10年后再回头看本案的判决,恐怕谁都会看到本案在人权问题上的狭窄视野和对社会变化反映的迟钝,谁都会感到明显的不和谐。但10年过去了,这种预言 相联系的特征,即大家都知道这一笔名或者艺名是指什么人。 但有疑问的是:在签署法律文件或者合同、立遗嘱时是否可以用笔名或者艺名?对此有不同的看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430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