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某具体的物之所以成为侵犯财产罪的犯罪对象,最根本的是该物的所有权或占有权状态被非法地改变。三、侵犯财产罪的犯罪对象的个别性问题1.有关违禁品的问题 主体。某具体的物之所以成为侵犯财产罪的犯罪对象,最根本的是该物的所有权或占有权状态被非法地改变。因此,某物只有专属于特定的主体,才能准确地确定它存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184.html -
了解详情
留置权列在物权篇,否定其物权性显然没有依据。不过正如学者看到的那样,日本留置权的物权性仅仅表现在其占有权的效力,亦即留置标的物期间对抗他人侵害其占有权的效力,且因丧失占有而消灭;留置权人并不能支配标的物的使用价值、交换价值,被解释为不具有物上请求权,因而与其说是物权,不如说是物权的抗辩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482.html -
了解详情
查封、扣押、冻结行政相对人的财产后,在法律上至少就取得了对这些被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的占有权,行为人非法处置这些财产,就侵犯了行政机关的财产占有权。 其次,司法实践中,对非法处置行政机关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的行为,有的以盗窃罪论处,有的以妨害公务罪论处,也有的仅作治安处罚而不追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866.html -
了解详情
有权利治身。自由意味着正当占有的自由,占有财产的权利理应是自由权的一部分。财产占有权是个人自治所必不可少的,它既为个人的自由提供了保护,又使个人获得了 自由。自由,首先意味着正当占有的自由,占有财产的权利理应是自由权的一部分。财产占有权是个人生活所必不可少的,它既为个人的自由提供了保护,又使个人的自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3821.html -
了解详情
这由,骗得王某相信,使王某信以为真便将手机交给其使用,最后其在取得该手机的占有权时故意把东西掉在地上,叫王某下车帮忙捡一下时,趁其不备便突然驾车逃跑, ,骗得王某的相信,使王某信以为真便将手机交给其使用,最后其在取得该手机的占有权各使用权时故意把东西掉在地上,叫王某下车帮忙捡一下时,趁其不备便突然驾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3545.html -
了解详情
一定财产的占有,剥夺其处分权,使执行机关获得并行使对查封物、扣押物的占有权、处分权,以便于换价。因此,被执行人的财产未经查封、扣押,不得直接变价 物的房屋内或土地上的动产清点取交被执行人,并迁出被执行人,将指定交付的不动产占有权转移给债权人的执行方法。此措施适用于指定交付的标的物为不动产以及有人居住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374.html -
了解详情
收益、处分的权利。对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理解应注意,占有不是指行为人仅取得财物的占有权为满足,而是说行为达到非法占有财物的程度,即对该财物的使用、收益和处分权。盗窃罪侵犯的客体为公私财产的所有权。财产所有权包含对财产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本案中,高合均用私自留下的钥匙,将自己卖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937.html -
了解详情
的的行为。刑法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法益,盗窃罪所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或合法占有权,即财产所有人或占有人对自己所有或占有的财产享有的各项权利。如果犯罪行为人的盗窃行为已使公私财物的所有权或占有权受到了损害,则可以认定为盗窃既遂,反之,则应认定为盗窃未遂,而不应当以行为人最终占有了所盗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659.html -
了解详情
称其为赃物,也就谈不上适用善意取得问题。无处分权可分为两种:一为让与人有占有权但无处分权,如基于租赁、保管、寄存等。学说上称之为占有委托物;一为让与人既无占有权,又无处分权。通常为让与人对动产之占有并非基于真正权利人的意思表示,如动产系盗赃、欺诈物、遗失物等,学说上称之为占有脱离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230.html -
了解详情
应认定为挪用公款行为。如果担保人虽提供了保证,但没有实际承担连带责任,公款的占有权、使用权、受益权并没有因保证而有所改变,此时就不能认定为挪用公款行为。 优先受偿。由于质押是由债权人占有质物,因而,以公款为个人提供质押因丧失占有权而同时丧失了使用权、限制了处分权。此种行为更明显符合挪用公款行为。陈耀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12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