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未满18周岁、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的、中止犯、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剩下的才是真正的死刑执行方式情节。这些执行方式情节包括在外国已经受过刑罚处罚、 ]视为先例还比较牵强的话,那么笔者认为,把最高法院的部分批复视为先例却是名至实归。什么是先例?按照我的理解,就是法官在审理一个具体的案件的时候创造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478.html -
了解详情
协议)加上一个债。在这个合约还没有附带着债的时候,它称为空虚合约。 [6] 什么是债?梅因借用了罗马法律家的定义,即应负担履行义务的法锁。 适用诉讼时效,以及诉讼时效期间仍然是有待研究的问题。 第三章 抗辩事由 说明: 本章内容包括受害人的过错、不可抗力、正当防卫、紧急避险、自助行为等。 第四章 不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148.html -
了解详情
。第一,义务人在什么情形下才算没能满足权利人的权利-要求?第二,在某些条件下,压倒某些权利的行为是正当的,如紧急避险和正当防卫。压倒 有兴趣探讨像“community”和“civicvirtue”那样的被权利理论家们粗率摒弃的概念。边沁是一个显著的例外。他决心表明(而不只是主张),权利话语如果并且只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45.html -
了解详情
规范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关于授权、免责或者减轻处罚的刑法规范,即有利于被告人的规范。授权性规范最重要的就是正当防卫、紧急避险。免责的规范就是一些免除 的解释上,如果有多种解释的,应当按照有利于正义的原则去处理。什么是有利于正义呢?最为重要的是要考虑原则之间的平衡,比如罪刑相当原则、刑罚个别化原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0279.html -
了解详情
准确判断它对中国法学是否具有借鉴价值。 二、作为框架性权利的一般人格权:什么是框架性权利? 一般人格权这一概念在德国民法学说和判例中的出现和发展过程 的处理,使得违法性的认定与正当理由的缺失成为一回事:除了存在诸如正当防卫、紧急避险和自助行为等法律明确规定的抗辩事由,违法性要件通过推定的方式得到满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8666.html -
了解详情
法学需要法理学界对形式解释论与实质解释论的许多基本问题进行法理的论证和回应。比如什么是一般意义上的形式的解释论与实质的解释论?形式的解释论和法律解释的 。因为持通说的学者实在是太多,中南派没有具体指名。如张明楷教授指出,几乎所有的刑法学教材以及刑法理论都认为,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排除犯罪性的行为,形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7827.html -
了解详情
报罪具有重要的意义。 不及时报告涉及的问题主要有:第一,什么是及时,怎样又是不及时?第二,向什么部门或人员报告?第三,报告的形式有无要求?对此, 违法性、责任的评价;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不一定违法,如果阻却违法(如正当防卫、紧急避险)就没有必要进一步进行责任的评价;符合构成要件且违法的行为,可能因为缺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2086.html -
了解详情
,就可肯定该行为具有违法性。将反对利益的保全这种事态予以类型化的,就是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违法阻却事由。这种违法阻却事由的判断也并非裸的评价,而是采取这样 对结果的必要条件。那么,对结果而言,并非必要条件,却引起(了结果),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这样,应由法则来说明的因果关系的实质内容本身,就值得追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123.html -
了解详情
在于,防止针对他人的侵害这一米尔侵害原理,只要不侵害他人的利益,无论做什么都是个人的自由,国家没有禁止的资格。这里可以看到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认为刑法的 ;由生命、身体、自由(刑法第37条)进行类推,而认可为了保护贞操、名誉的紧急避险;基于有关不知法律的任意性减轻规定(刑法第38条第3款但书)的旨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274.html -
了解详情
,有赞成和反对两种意见。反对者认为,重大过失视为故意这样规定,在学理上有什么根据,如果完全一致,法律中还没有界定重大过失和轻微过失的区别,这样规定法院 、正当防卫、自助行为、紧急避险、受害人同意、与有过失、受害人过错、第三人过错、不可抗力和意外事故为侵权行为的抗辩事由。专家认为,这些规定都是好的,但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25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