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资金罪与职务侵占罪有许多相似之处,如二者的犯罪主体完全相同,都是公司、企业、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主观上都是直接故意;客观上都是利用自己 某是由股东会选举出来的董事长,不属于国家工作人员,因此不符合挪用公款罪和贪污罪的主体条件。被告人李某利用职务之便,擅自挪用30.4万元进行营利活动,符合数额较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167.html -
了解详情
中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所有其他职工以及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 归个人使用的,以挪用公款罪从重处罚。 3 、犯罪主体不同。挪用单位资金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不包括国家工作人员。挪用特定款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908.html -
了解详情
公款罪其构成要件中犯罪主体必须是特殊主体——国家工作人员,故侦查人员多以身份为导向进行侦查,而身份之认定又是以所属单位性质为侦查的突破口。 人大常委会1988年1月《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中将挪用公款罪的主体表述为“国家工作人员、集体经济组织工作人员或者其他经手、管理公共财产的人员” [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66.html -
了解详情
,市场全面放开后更难以想象。②单位犯罪将大幅增加。加入WTO后单位税收犯罪的变化亦如自然人税收犯罪一样,涉及内外两种主体。首先是传统型的国内企业 使用外国银行帐户逃税给予严厉惩罚。这种行为,实际上也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偷税犯罪行为。随着加入WTO后关税减让承诺的逐步兑现,跨国公司子公司或分支机构进驻我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194.html -
了解详情
联系与区别入手,探讨两者之间的衔接,寻求解决的对策。关键词:行政违法;行政犯罪;关系中图分类号:DF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154(2002) 承担方式。根据现行刑法第31条的规定,单位犯罪的,应当对单位判处罚金。按照一般的理解,单位犯罪的主体应当包括国家行政机关,因此,法律实际上已经肯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908.html -
了解详情
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商业犯罪的主体是商事主体,即依法从事工商业生产、经营活动和服务活动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因而其犯罪主体和一般属于特殊 主体非法经营、销售法律、法规明文禁止经营、销售或者限制经营、销售的商品的犯罪行为。包括:非法经营罪,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罪,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013.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的,才应当负刑事责任。从新刑法的立法体例看,凡单位为犯罪主体的,都明确规定: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进行处罚 之行为如何适用法律在全国人大常委会1995年2月28日颁布实施《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的犯罪的决定》后,以职务侵占罪起诉到法院的案件不少,法院在审理被告人侵占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860.html -
了解详情
成的严密的逻辑体系。”法网严密“既可以确保”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也为司法机关追究犯罪提供了具体、详细的操作规程,便于适用。若将现行刑法第163条规定 罪名的犯罪主体并不能涵盖整个自然人主体,因为公司、企业工作人员并不能完全等同于非国家工作人员。非国家工作人员并不仅仅存在于公司、企业中,其他一些单位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574.html -
了解详情
10种,即罚金、解散、禁止从事职业活动或社会活动,置于司法管制之下,关闭用于实施犯罪行为的企业机构,或者禁止公开募集资金,禁止签发支票或者使用信用卡付款,但出票人 是有法律依据的。根据我国新刑法典第三十条的规定,单位犯罪的主体有五类,即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有的对此作了解释,所谓公司,根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530.html -
了解详情
、企业及其他单位工作人员的行为都同时触犯受贿罪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两个罪名,在此种想象竞合情况下,适用从一重处断。 笔者认为,犯罪主体中的 20. [13]张帆.共同受贿若干问题探讨[EB/OL]. [14]陈世伟.共同犯罪行为新论[J].河北法学,2007,(5):50. [15]张本勇.纯正身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176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