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片面从严、盲目从重的情况。另一方面,对于符合适用条件的犯罪分子,在具体决定其死刑判决是采取立即执行还是缓期两年执行之执行方式时也应有足够的慎重。二是要 刑种,但在实践中已经成为衔接死刑立即执行和死缓的过度刑罚。据此,对于实施故意杀人等8种犯罪而被判处死缓的被告人是否限制减刑,关键是看在宣告死缓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5502.html -
了解详情
绑架暴力致人死亡故意杀人 【案由】故意杀人罪【审判法院】四川省髙级人民法院【案号】(2005)川刑终字第680号【审级程序】第二审程序【判决曰期】 原审被告人】白海涛、蒋玮、张浩 【权威收录】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人民法院案例选》2006年第3辑(总第57辑) 裁判规则: 已满14周岁未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7492.html -
了解详情
绑架暴力致人死亡故意杀人 【案由】故意杀人罪【审判法院】四川省髙级人民法院【案号】(2005)川刑终字第680号【审级程序】第二审程序【判决曰期】2005 原审被告人】白xx、蒋x、张x【权威收录】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人民法院案例选》2006年第3辑(总第57辑)裁判规则:已满14周岁未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0165.html -
了解详情
和善良风俗,就越容易得到认同。例如:根据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死刑案件指导案例,手段特别残忍是判决死刑的重要情节,而司法者对此情节认定必须以公众的一般社会观念来 并行的另一刑罚裁量的依据,但对严重侵犯个人身体、人性尊严的犯罪,如故意杀人、性犯罪和暴力犯罪能否适用此条款,始终存在巨大分歧。在2002年的一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9082.html -
了解详情
予以出版,这些经典案例会影响到地方法院的司法审判。在个案裁判中,司法主体关注司法先例往往是因为案件事实与刑法规范对接存在困难,于是会考察先例的判决模式和结果。当然 ]新《刑法》第17条第二款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7949.html -
了解详情
予以出版,这些经典案例会影响到地方法院的司法审判。在个案裁判中,司法主体关注司法先例往往是因为案件事实与刑法规范对接存在困难,于是会考察先例的判决模式和结果。当然 ]新《刑法》第17条第二款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1923.html -
了解详情
个死刑罪名。在诸死刑罪名中,经常适用的只限于几种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故意杀人、重伤、暴力抢劫、强奸、毒品等犯罪,极少数严重破坏经济秩序的犯罪和严重 案件,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依照原审级程序进行审判。对于依照第一审程序重新审判后的判决,可以上诉、抗诉。共同犯罪案件中,部分被告人被判处死刑的,复核时应当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167.html -
了解详情
2003年的数据中,未成年人转为突出的犯罪为抢劫,有250人盗窃,故意伤害的41人,故意杀人的10人,四年来检察机关对未成年犯罪的批捕率高达60 判决时,应当通知未成年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庭,向其送达判决书副本。宣告有罪判决时,审判人员应当对未成年被告人进行认罪服法、接受改造、悔过自新的教育,同时应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905.html -
了解详情
难期待其放弃职业拒绝驾驭该马,故被告不负过失伤害罪的刑事责任。 癖马案判决意味着行为人在无条件选择合法行为时,即使实施了违法行为,而且存在过失,也不负刑事 期待可能性的对象是年满16周岁的人或虽然不满16周岁但已满14周岁实施了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236.html -
了解详情
义务的存在,单纯的移置行为只能成为应受道德谴责的行为而不能成为犯罪。如这样一则案例:洪某驾驶的士在大街上招客,何某将一大量失血并已昏迷的老人抱上车, 死。检察机关以故意杀人罪对何某和洪某提起公诉,人民法院最后对何某作了故意杀人的有罪判决,宣布洪某无罪。本案中司机洪某无罪的理由乃在于其并无法定救助义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55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