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共识,不如说是司法科学。[5]将抗诉权定位于只是一种司法请求权,只具有启动二审或再审的权力,但没有实体处分权,这可以避免或减少控辩不平等格局的 是解决争议的最后一道程序,生效的判决、裁定是对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关系的最终确定,它具有法律约束力,其特征之一是具有稳定性、终局性,不可任意变动。只有这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0998.html -
了解详情
而缺席判决等违反法定程序的情形,只有当其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时,才由二审法院裁定撤销一审判决并发回重审。也就是说,虽然违反了诉讼程序,只要不影响实体处理 精确,也就是民事裁判结果有可能不是绝对的公正。[23]笔者认为,司法权威在于司法权威本身是一种制度安排,在这样一种制度之下,最终的司法判决不可更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492.html -
了解详情
上访人数有增无减。 五、诉讼管辖的再审监督 原诉讼法确定通过一、二审程序对管辖权异议裁定进行监督。管辖权异议的裁判结果有两种:驳回管辖权异议或维持对案件的管辖。对 其它再审理由是不同的。程序错误一定会影响实体结果吗?这种推理不仅逻辑上不通,而且现行法律对此作出的规定也是否定的。如新民诉法第一百七十九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727.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诉讼法第286条规定:法院应该考虑言词辩论的全部内容以及已有的证据调查的结果,经过自由心证,以判断事实上的主张是否可以认为真实。日本民事诉讼法第247 和司法解释中已经有所体现。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53条的规定,二审法院是维持原判还是裁定撤销原判的根据就是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此外,最高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561.html -
了解详情
监督是在保证社团完成公务所要求的独立性和国家最终对公务的提供负责这两个普遍价值之间妥协的结果,是在二者容许的限度内可以选择的最适合于监督社团的 性质和法律地位问题。[18]该案已经被一二审法院以属于行业内部管理,不在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受理条件”为由裁定不予受理。[19]亚泰案和此后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31.html -
了解详情
的方向发展,但他仍然会因为自己在刑事诉讼二审程序中被充分的尊重和公正地对待而认同或接受有利于被追诉方的判决结果,既不会对这种结局表示不满,更不 但这并不是剥夺被害人上诉权的正当理由,因为双方并无实质性冲突,都是最终服务于公正判决。况且,即使被害人不行使上诉权,如果公诉机关抗诉或被害人申请再审仍然会导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7790.html -
了解详情
所得的,人民检察院应当提出检察意见,移送有关主管机关处理。有关主管机关应当将处理结果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 第一百四十三条不起诉的决定,应当公开宣布,并且将不 四编执行 第四编执行 第二百零八条判决和裁定在发生法律效力后执行。 下列判决和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 (一)已过法定期限没有上诉、抗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757.html -
了解详情
好的平台,使大众对一审后的畸重判决所普遍表达出的吃惊,能被包括二审法院、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感受到。(41)公众舆论的持续关注,让许霆案引起从 、践行化的过程。作为刑法文本规范具体化、践行化之结果形态的刑事裁判规范,在法官头脑中从产生到最终确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这不光因为裁判规范本身是针对千差万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774.html -
了解详情
的职权强行提起再审,岂不是对当事人处分权的严重侵犯?在司法实践中,有的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后又申请撤诉,二审裁定准予撤诉,双方按原裁判 才得以维护,法院权威才得以保障。正如一位美国大法官所言:我们能够作出最终判决,并不是因为我们判决正确,相反我们之所以判决正确,是因为我们享有终审权[16]。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057.html -
了解详情
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刘涌案被提审并最终改判死刑,据说就在民间广泛质疑刘涌死缓判决结果的时候,最高人民法院根据有关领导的批示决定提审该案。[86 案涉及到实践中罕见的法外量刑(虽合刑法,但毕竟是降格处罚),无论是广东省高院的二审裁定[95],还是广州市中院的重审判决[96],都只轻描淡写几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96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