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法院审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之中,明确指出金融诈骗犯罪都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犯罪,实际上是采纳了肯定说的观点。 3. 原则肯定说、折衷说 主观超过要素,另一方面又认为盗窃罪属于断绝的结果犯⑦,这样的观点是自相矛盾的,属于对于目的犯种类和对于主观的超过要素概念的误解。张明楷教授的近作也认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617.html -
了解详情
《全国法院审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之中,明确指出金融诈骗犯罪都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犯罪,实际上是采纳了肯定说的观点。 3. 原则肯定说、折衷说 主观超过要素,另一方面又认为盗窃罪属于断绝的结果犯⑦,这样的观点是自相矛盾的,属于对于目的犯种类和对于主观的超过要素概念的误解。张明楷教授的近作也认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419.html -
了解详情
以集资诈骗罪来说明这一问题。在集资诈骗罪的罪状中明确规定了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其应当为直接故意犯罪,当然也应当包含既遂、未遂、中止和预备四种 因其意志以外的原因尚未具体实施使财物完全脱离权利人有效控制的行为。 行为人在实施非法控制或支配他人财物的行为之后,尚未具体实施使财物完全脱离权利人有效控制的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125.html -
了解详情
改变了主意,将财物放置或者加以利用,在这种场合,因为行为人不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而实施的行为,自然不构成盗窃罪,但也不会出现无法定罪的局面 概说(各论)》,有斐阁1992年日文版,第192页。 [10] 参见刘明祥:《论目的犯》,《河北法学》1994年第1期。 [11] 参见[日]中山研一等编:《现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629.html -
了解详情
《全国法院审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之中,明确指出金融诈骗犯罪都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犯罪,实际上是采纳了肯定说的观点。 3. 原则肯定说、折衷说 主观超过要素,另一方面又认为盗窃罪属于断绝的结果犯⑦,这样的观点是自相矛盾的,属于对于目的犯种类和对于主观的超过要素概念的误解。张明楷教授的近作也认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119.html -
了解详情
的行为是否构成诈骗犯罪,通说认为,诈骗罪(既遂)在客观上必须表现为一个特定的行为发展过程:行为人实施欺骗行为——对方产生或者继续维持认识错误——对方基于 履行阶段”。根据刑法第224条之规定,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由此说明,合同诈骗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5825.html -
了解详情
于合同履行阶段。根据刑法第224条之规定,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由此说明,合同诈骗罪的 的转移。[9]笔者认为,只要被骗者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把某种财产转移给对方占有,而根据自己的自由意思做出此种决定,就应该认为具备了交付(处分)的意思内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434.html -
了解详情
控辩双方争议的焦点。由于受到传统诈骗犯罪构成模式――要求行为人主观上必须具备“意图非法改变公私财产所有权”的特征的影响,致使法院在审理金融诈骗犯罪时面对控辩 在长沙举行的全国法院审理金融犯罪案件座谈会明确指出,金融犯罪都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犯罪。[2]马克昌:“论金融诈骗罪若干问题研究”,《人民检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19.html -
了解详情
问题而言,尽管法律条文中只有集资诈骗罪和贷款诈骗罪规定了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而其他金融诈骗犯罪没有此种目的的规定,但从目前情况来看,主张金融诈骗罪必须 控辩双方争议的焦点。由于受到传统诈骗犯罪构成模式――要求行为人主观上必须具备意图非法改变公私财产所有权的特征的影响,致使法院在审理金融诈骗犯罪时面对控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8569.html -
了解详情
、绝对化,有客观归罪倾向,而97刑法则明确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诈骗的主观故意与客观行为特征作为并列条件,突出和强调了行为人主观 。 三、建议两高尽早制定相关司法解释 鉴于目前司法实践中这类案件逐渐增多,为准确区分合同诈骗与民事欺诈的法律界限,及时有力打击合同诈骗犯罪,充分保障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35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