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世界上第一部涉及计算机犯罪惩治与防范的刑事立法,也是单行刑法的形式出现的,即瑞典1973年4月4日的《数据法》。 笔者认为,在刑法典上 中的计算机犯罪惩治条款 现行刑法典第285条和第286条规定了计算机犯罪的两个罪名,即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我们认为,除了应当增加非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029.html -
了解详情
放大。 五、坚守刑法的程序正当性标准 风险刑法领域的规范建构呈现给我们的是:无论刑法的基本原则还是具体的罪名设置,无论是立法的频频更迭,还是 八大亮点[EB/OL].[20110626].人民网. [4]浦树柔.社会风险考验转型期的社会体制[J].瞭望新闻周刊,2004,(9):.3639. [5]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1501.html -
了解详情
或倒卖计划供应票证罪、破坏集体生产罪等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的罪名,因此标题与该章中内容相符。在新刑法中就不是这样。我们可以认真地查对一下,看看有 制度,这是一大进步,是对以前有关补充规定(人大常委会所颁)中某些条款的整理确认。但是,单位(unit or unity)之提法,法律属性不足, 不严谨,不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268.html -
了解详情
的另一个特性:即它既具有对传统犯罪行为的再现性,同时也具有网络技术依赖性。这在那些由网络带来的新罪名下的犯罪行为上表现得尤其鲜明。 二、技术 案件,但在我国则极可能作为刑案处理。因此,我们可望从该案中寻找其对网络刑法的启示。 肖中华 方泉 作者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法学院。 文章来源:《政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194.html -
了解详情
网络犯罪的另一个特性:即它既具有对传统犯罪行为的再现性,同时也具有网络技术依赖性。这在那些由网络带来的新罪名下的犯罪行为上表现得尤其鲜明。二、技术制衡的 的解释中了,有循环定义之虞。五、技术制衡对立法模式选择的影响就网络刑法的立法模式而言,各国的立法现状是:除了适用已有的法律规定之外,主要有两种,一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490.html -
了解详情
研究生杨威因非法入侵和攻击上海某网络公司计算机网络,被警方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罪名逮捕。这是我国新《刑法》实施以来第一起以该罪名侦察批捕的 的商业动机或者政治目的,但是侵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电子商务等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系统或者破坏计算机系统功能、数据或者应用程序以及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475.html -
了解详情
不符合宪法保护言论自由的精神,没有相关的具体的判断标准,比如美国法院判例确定的明显而立即的危险原则。 [13]我国刑法中对相关的罪名科刑太重, 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第421-423页。 [24] 李莎莎:《刑法宪法化浅论》,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4月。 [25] 案件事实参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706.html -
了解详情
国际刑法与国际犯罪》一书。该书详细地介绍了巴西奥尼的国际刑法学说、国际刑法学界的争论问题、国际刑法的溯源及其20种国际犯罪,还介绍了国际刑事诉讼的方式, 罪;第三类,破坏国际秩序与安全罪;第四类,危害国家其他方面利益的犯罪。总计20个罪名。(39)张智辉认为,国际犯罪是国际社会通过国际公约的形式予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698.html -
了解详情
罪;第三类,破坏国际秩序与安全罪;第四类,危害国家其他方面利益的犯罪。总计20个罪名。(39)张智辉认为,国际犯罪是国际社会通过国际公约的形式予以明文 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3)参见高铭暄、赵秉志主编:《当代国际刑法的理论与实践》,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4)参见高铭暄、赵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693.html -
了解详情
计划供应票证罪”、“破坏集体生产罪”等“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的罪名,因此标题与该章中内容相符。在新刑法中就不是这样。我们可以认真地查对一下, 车船票、走私、金融诈骗等等犯罪,不可能追究其有无“反社会主义”或“破坏社会主义”的属性。既然如此,何必徒增“社会主义”一语使人产生“政治性犯罪”之疑虑而贻将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9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