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危险。具体危险,是指实际损害法益的危险状态,刑法分则条文规定这种危险状态作为犯罪构成要件的犯罪,是具体的危险犯。这种危险乃是需要依据科学法则和经验 《刑法学》,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二版,第538页。 ⑶李希慧主编:《刑法各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67页。 ⑷对此有两种解释: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198.html -
了解详情
断绝的结果犯;后者属于短缩的二行为犯。(2) 两者虽然都是开放性构成要件,但是,前者未规定特定目的,不是法律漏洞,该目的是刑法条文的应有之意,因此其适用方式 货币罪的构成要件所涵盖。那么这时将伪造货币罪的处罚范围限于意图行使的伪造,所使用的方法就是目的性限缩。而对于盗窃罪、诈骗罪、侵占罪等财产犯罪是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178.html -
了解详情
作为义务为前提,但其作为义务仅限于犯罪阻止义务。 关键词:刑法 不作为 帮助犯 作为义务 所谓不作为帮助犯,就是指负有阻止他人犯罪的义务而故意不予阻止,从而帮助他人 不作为帮助是实现不真正不作为犯的构成要件。[2] 古林伍德理论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否认不作为参与对犯罪事实现实的影响力。这种理论显然是一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624.html -
了解详情
类似。因此,类推解释是依据立法精神和原则对犯罪构成要件,即法律的明文规定作实质判断的结果。这一结果虽然超出刑法某一条文的意思范围,但并不违背立法的总的 2010年版,第39页。 [15]同注[10]。 [16]参见刘明祥:《论刑法学中的类推解释》,载《法学家》2008年第2期。 [17][日]木村龟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0829.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人支配、控制(包括持有、拥有、私藏、携带等)特定物品或财产的不法状态为构成要件的一类犯罪。 ○5 上述几种观点,均有其合理之处,他们从不同角度给 我国刑法没有规定,但行为人何时消灭对特定物品的支配力,在刑法上不影响非法持有型犯罪的构成,只是对于计算这类犯罪的时效期限有重要意义。 第二,持有支配特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216.html -
了解详情
单位名义实施 有的论者认为以单位名义实施是构成单位犯罪的客观要件。这种观点也是错误的,严重背离了我国刑法典对单位犯罪的规定现实,其后果是要么不利于有力打击 和私营企业能否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对此,我国刑法没有明确规定。刑法学界对此也有不同的观点: 肯定论者认为,私营公司、私营企业应当以单位论,而不能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970.html -
了解详情
以单位名义实施有的论者认为以单位名义实施是构成单位犯罪的客观要件。这种观点也是错误的,严重背离了我国刑法典对单位犯罪的规定现实,其后果是要么不利于有力打击 和私营企业能否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对此,我国刑法没有明确规定。刑法学界对此也有不同的观点:肯定论者认为,私营公司、私营企业应当以单位论,而不能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37.html -
了解详情
类似。因此,类推解释是依据立法精神和原则对犯罪构成要件,即法律的明文规定作实质判断的结果。这一结果虽然超出刑法某一条文的意思范围,但并不违背立法的总的 2010年版,第39页。 [15]同注[10]。 [16]参见刘明祥:《论刑法学中的类推解释》,载《法学家》2008年第2期。 [17][日]木村龟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1165.html -
了解详情
责任能力作为犯罪主体的构成要件将对现存的犯罪客体概念产生矛盾 1、刑事责任能力作为犯罪主体构成要件与现存犯罪客体之内涵产生矛盾 通常认为,犯罪客体是刑法所保护 将陷入罪与罚因果关系的悖论之中 一般来说,法官对刑事案件的裁判,首先是确定行为人是否构成犯罪,然后在确定犯罪的前提下再确定行为人的刑罚之有无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632.html -
了解详情
人死亡、故意伤害或过失致人重伤行为规定为犯罪的构成要素或量刑情节,刑法上述三个条文关于排除各该条法律适用的规定,旨在宣示对于同一过失致人死亡、故意伤害 ,不应定交通肇事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两罪,因为刑法典第133 条对肇事罪的构成要件之设置,已经将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这一要素予以包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89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