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不再如古典市民社会理论家那样从理想的层面论述市民社会,而是从现实的层面看待市民社会。市民社会因不再被看做文明、道德的共同体而被世俗化了。市民社会也 了一系列教训后,人们对两者应当是良性互动关系的思考都体现了这一点。同样民法的基本原则和内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尽管不同时期,市民社会、市民社会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050.html -
了解详情
主观诚信,只有昂格尔下了一个兼及两种诚信的定义。 正因为主观诚信和客观诚信在英美受到如此不同的对待,为了论述的方便,我拟先把英国和美国作为一个整体介绍 权的意义不明显;其次在于物权法中的诚信与合同法中的诚信的分裂以及合同法中的诚信的限缩化由于没有民法体系,不存在民法的基本原则问题,因此在多数场合被限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821.html -
了解详情
两种诚信的定义。正因为主观诚信和客观诚信在英美受到如此不同的对待,为了论述的方便,我拟先把英国和美国作为一个整体介绍主观诚信在这两个国家的运作情况 的意义不明显;其次在于物权法中的诚信与合同法中的诚信的分裂以及合同法中的诚信的限缩化———由于没有民法体系,不存在民法的基本原则问题,因此在多数场合被限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915.html -
了解详情
及力的存在可能。 (四)小结 物权公示公信主义是德国法系上物权法的基本原则,它不仅适用于动产物权,亦适用于不动产物权。而在法国、日本等立法例中,物权公示 的价值体系包括正义、效率与安全,它们分别代表民法的利益分配价值、利益增长价值和利益保障价值。这是一个需要专文论述的问题,故本文只就与物权追及关系最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773.html -
了解详情
具有积极意义;但具体到民法基本原则的内涵、外延、特征和功能等问题,分歧立马出现。[7]在这种背景下,有感于法学领域中的基本原则泛滥现象和自相矛盾现象,意识 解读的意义及其局限性,参见后文关于理论体系如何发现、如何建构的论述。 [35]徐国栋:《民法基本原则解释(2004版)》,第329页。徒法无以自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8499.html -
了解详情
学术争论则肇始于古希腊。在古希腊,人格是由财产的有无和多寡决定的。财产古老而深刻的意义乃是人之为人的基本条件,失去财产便意味着失去了做人的资格, 重要的权力来源:如果人们要行使某种权力,它就必须借助组织27。这类公司与个人的实力越来越悬殊,为了真正贯彻民法的平等原则,法律赋予它们比以往更苛严的义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073.html -
了解详情
争论则肇始于古希腊。在古希腊,人格是由财产的有无和多寡决定的。财产古老而深刻的意义乃是人之为人的基本条件,失去财产便意味着失去了做人的资格, 最重要的权力来源:“如果人们要行使某种权力,它就必须借助组织27.”这类公司与个人的实力越来越悬殊,为了真正贯彻民法的平等原则,法律赋予它们比以往更苛严的义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75.html -
了解详情
争论则肇始于古希腊。在古希腊,人格是由财产的有无和多寡决定的。财产古老而深刻的意义乃是人之为人的基本条件,失去财产便意味着失去了做人的资格, 最重要的权力来源:“如果人们要行使某种权力,它就必须借助组织27.”这类公司与个人的实力越来越悬殊,为了真正贯彻民法的平等原则,法律赋予它们比以往更苛严的义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49.html -
了解详情
的遣词造句。有鉴于此,本文就上面提出的问题展开论述,以期进一步完善中国的行政法(学)理论体系。二、现代行政法基本原则的逻辑起点行政法作为一国宪法 坚持依法办事。到90年代之后,上述行政法基本原则又被“依法行政”、“合法性原则”、“合理性原则”等具有宪法地位的基本原则所取代。[24][法]勒内?达维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979.html -
了解详情
林林总总的部门立法之中,一些部门立法由于本位主义和计划经济观念的影响,严重破坏了民法体系的基本原则和结构,民事立法失却了统一的法理统摄,所以,“法出多源”,法律规则 产品质量法、环境法、计算机法等重要的法域的成长历程时,对现代民法的发展规律作了以下的精辟的论述:“在初级阶段的法的世界,新问题有其被认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04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