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与互惠,而非对抗。因此,又可以定义为:在刑事诉讼中,控方和辩方通过对话与合作,在充分考虑对方诉求的基础上相互合作与妥协,就刑事案件的处理 低估的重要作用,我国刑诉法第77条和第172条分别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和自诉案件进行调解作了规定,附带了对被害人的物质补偿和在自愿、合法、不损害国家、集体和其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640.html -
了解详情
获得应有的惩罚。 第二,对被害人权利的保护。《所有人的公正》关注的焦点,正如其题目所表明的,是纠正刑事司法过程中的权利保护不平衡。该文件主张刑事 框架没有改变。直至2001年11月22日俄罗斯联邦国家杜马才通过新《俄罗斯联邦刑事诉讼法典》。该法典于2001年12月5日经联邦委员会批准,于2002年7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871.html -
了解详情
的帮助。美国宪法修正案第6条规定,在所有的刑事诉讼中,被告人享有-接受律师帮助自己辩护的权利。日本《刑事诉讼法》第30条规定,被告人或者犯罪嫌疑人可以 和个人同意,可以向他们收集与本案有关的材料;经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许可,并且经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被害人提供的证人同意,可以向他们收集与本案有关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037.html -
了解详情
,庭审方式的改革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二、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作证难的原因分析 目前,在我国司法实践中,严重存在着以书面证人证言代替证人出庭、证人不愿出庭甚至 ,怕给自己带来不便,得不偿失,很少考虑到被害人的感受。在接到法院的出庭通知时,想方设法予以躲避,即使在确实无法躲避的情况下,通常也是采取避实就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027.html -
了解详情
中大多数检察机关在办理相对不起诉案件时并不听取被害人的意见,即使听取了也未予充分考虑。由于受制于刑事诉讼中取证能力的有限和相对不起诉正确与否判断上的特殊性 自收到不起诉书之日起七日内提出申诉。但由于现有法律规定的被不起诉人权利救济机制仅限于检察机关的自我复核,这使得在部分不起诉案件尤其是相对不起诉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315.html -
了解详情
的主张就会成立。反之,主张就不会成立,将因此承担败诉的风险。 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是具有阶段性的,在立案、侦查、起诉和审判几个阶段,其证明标准就不 的时间、地点、方法、过程、结果陈述得比较深刻。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被害人的陈述也可能虚假,如对被告人痛恨、报复、惧怕及金钱和利益诱惑等,被害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288.html -
了解详情
是损害了司法权威,尤其是地方司法权威。如何既发挥信访制度的积极意义,为公民个人的权利诉求提供必要的途径,同时又能维护司法权威,保证社会纠纷处理的有序 司法程序予以解决。就刑事案件而言,对现有刑事诉讼程序及相关程序进行完善,应该可以找到比较好的途径。在涉及刑事案件的信访中,多是由被害人一方进行。对被害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370.html -
了解详情
矛盾心理。被告人作为刑事诉讼的主要当事人,其诉讼地位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作为当事人,嫌疑人、被告人都具有独立的人格尊严,享有以辩护权为核心的各项诉讼权利,被告人供述 的公诉人。 [5]在云南杜培武案件中,被告人杜培武在被认定杀害两名警察、其中一名被害人还是县公安局副局长的情况下,竟然被云南高院判处死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768.html -
了解详情
第 15 届世界刑法学协会代表大会上通过的有关刑事诉讼中的人权问题的决议中已有明确规定——“严重犯罪不得实行简易审判, 也不得由被告人来决定是否进行简易审判 自己选择的权利, 也要有对法官和公诉人选择的否定权。简易程序的人权保护还有另一个问题, 也是学界研究的一个空白, 即几乎没有人注意到被害人在简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040.html -
了解详情
【摘要】:在刑事案件中,学界和实务界过多的关注于犯罪嫌疑人和成年被害人的权利救济问题,而对于未成年被害人保护问题尚缺乏足够研究和探讨。本文基于保障 的可能性增大。理论上和立法上,《刑事诉讼法》规定了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遭受到的物质损失,有权提出附带民事诉讼。但现实中,由于被告人没有履行判决的能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519.html -
了解详情